中投顧問在《2016-2020年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提到,中國北斗衛星導航技術呈現以下特點:
一、覆蓋范圍
現階段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覆蓋面積基本涵蓋了以我國本土為主的亞太地區,能夠為亞太地區提供全面的導航定位、授時報時、通信服務等,全方面、全天候、高精度服務工作,完全能夠滿足我國國土測繪對空間和時間的要求。
根據目前的規劃,到2020年,我國將構建起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系統,通過發射35顆衛星,實現更完善的空間布局。對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而言,由于其對大地域、小范圍都能進行精確測量,對于海洋、高山、國界的測算都有一定的優勢,因此其比GPS具有更大的優勢和測量范圍。
二、數據精度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能夠提供開放式和授權式兩種服務模式,開放式的服務定位精度為:垂直距離10m、水平距離10m;測速精度保證在0.2m/s;授時精度保證在20ns。
而授權服務除了在安全性、可靠性、精度方面進行了升級,同時還會提供短報文通信等方面的服務。到2020年之后,隨著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建成,在信號質量、服務能力都將進一步提升。
三、坐標系統
根據我國的《測繪法》規定,我國從2008年7月1日之后,開始啟用CCCS2000。對于采用的1954北京坐標系或者1980西安坐標系的測繪成果,國家測繪局也啟用CCCS2000坐標系進行轉化。
由于前期的坐標系統使用GPS技術進行測繪,因此轉化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采用的正是CCCS2000坐標系統,因此其更適用于我國測繪工作的工作需求。
四、通信功能
測繪信息的應急保障功能是整個導航系統中的重要內容,為保證測繪數據的精確性,因而在測繪過程中,必須通過移動通訊設備進行交流。
由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設計過程中,具備了雙向通信的功能。通過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使用,不僅能夠獲得高度精確的三維定位數據,同時方便了工作人員之間的交流,完善了測繪工作的任務分配,保證了測繪數據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五、安全可靠性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安全可靠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由我國自主研發,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避免了因為技術原因受制于人的情況,同時也提升了測繪成果和信息安全的程度;
(二)整個系統本身具備較高的安全可靠性,通過在漁船和“兩客一危”車輛的使用,證明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一個穩定安全的導航系統。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于測繪領域,能夠保證我國的測繪成果安全和國家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