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rnan從商業和財經角度報道科技領域22年,其文章常見于美國《財富》雜志、彭博周刊及《紐約時報》等。
在過去二十年的時間里,AMD從未趕超過芯片巨頭英特爾。這些年來,AMD雖然在技術方面實現了大踏步前進,但在與競爭對手的較量中,卻沒有取得過持久的競爭優勢。不過,隨著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組建全新執行團隊,這種局面有可能很快發生轉變?,F年47歲的蘇姿豐于2012年加入AMD,2014年10月開始執掌公司。
科技研究公司Linley Group負責人Linley Gwennap表示:“過去,AMD缺乏執行力和專注力,要么是沒有推出合適的產品,要么是產品上市速度較慢。”在他看來,AMD很快便能夠收復失去的市場份額,大幅提升營收和利潤水平。
此外,AMD還有望重奪顯卡的市場份額。這種名為GPU的圖形芯片不僅被視頻游戲所采用,還日益被機器學習等新奇應用所采用。這個市場規模高達數十億美元,有望在未來幾年提供芯片方面的戰略機遇。
AMD表現出的全新面貌,在股價上已經顯現。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AMD股價翻了五倍,近期達到每股12.24美元。我們兩年前就看到了這一機遇,當時股價為每股2.61美元(“AMD以新推出的芯片產品做賭”,2015年1月31日)。隨著AMD不斷推出新產品,與英特爾(股票代碼:INTC)和圖形芯片制造商英偉達(股票代碼:NVDA)展開強勢競爭,公司股價有望再次翻番。
AMD是獨一無二的,能夠制造兼容英特爾x86架構的微處理器,從而作為世界上唯一的替代選項,運行主導商業和消費者計算的所有軟件。
這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就好處而言,AMD首席技術官Mark Papermaster表示:“這是市場法則。資本主義渴求競爭?!?就壞處而言,這意味著AMD面對的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目標,即英特爾的芯片制造能力。
例如,2006年AMD在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x86芯片方面的市場份額達到了23%的巔峰值。來自IDC的數據顯示,由于AMD未能按時推出具有足夠創新性的芯片新品,AMD現在的市場份額下滑到了8.5%。在服務器芯片方面,AMD的市場份額由2006年的24%下滑到了現在的0.4%。
不過,我們有理由相信,AMD能夠收復失地。2012年,蘇姿豐和Papermaster再次邀請傳奇的微處理器設計師Jim Keller加入公司。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期他在創造基礎電路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使得AMD的市場份額達到了峰值。在此之后,AMD開始走上了技術下坡路。Keller現已離開了AMD,目前供職于特斯拉汽車公司。
這一次,Keller進行的創新有望大幅提升AMD產品的性能。新設計將于本季度出現在適用于臺式機的x86芯片中,于第二季度出現在適用于服務器的x86芯片,并于今年晚些時候運用于筆記本電腦的x86芯片中。
上周,AMD超出了華爾街的第四季度預期,在投資者等待新產品上市的同時,公司股價也在一周時間內上漲了14.7%?,F在,AMD只需按時實現產品上市。在2006年市場份額峰值時期,AMD來自x86和相關產品的營收高達51億美元,2016年僅為10億美元。
談到Keller的設計,Gwennap表示:“AMD會不會將英特爾甩在后面?這似乎不太可能,不過AMD并不需要實現‘全壘打’,只需一點點收復失地,然后推動整個發展進程?!?/p>
為了避免再次摔跟頭,蘇姿豐大幅精簡了公司運營。她和Papermaster否決了多個項目。蘇姿豐表示:“我們擁有優秀的工程師,優秀的人才。以前,AMD的精力分散在很多方面,不能集中起來把事情做好?!?/p>
此外,他們還建立了專門的工程設計團隊,讓一些員工專門負責增強并擴展Keller的x86設計。這是AMD在運營方式方面做出的重大變革,有助于防止再次掉隊。
在AMD已經供職了十三年的人力資源和投資者關系負責人Ruth Cotter表示:“在我看來,現在的不同之處就在于,我們是一家真正的公司。”她表示,蘇姿豐知道如何讓每個高管負起責任,而不是讓工程師工作起來沒有章法,不承擔責任。
AMD計算與顯卡事業部總經理Jim Anderson補充道:“蘇姿豐嚴格要求我們實現卓越的運營,而這也是AMD以前競爭不過英特爾的原因所在。英特爾總能在執行能力和運營能力方面領跑AMD。”
一旦AMD開始奪回市場份額,就可以尋求實現更大的目標。AMD在圖形芯片方面擁有32%的市場份額,而其圖形芯片正日益被云計算巨頭所采用,例如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票代碼:GOOGL)和阿里巴巴集團控股(股票代碼:BABA)。
雖然AMD不及英偉達68%的GPU市場份額,但機器學習等市場又為AMD開拓了全新的機遇。在AMD GPU總監Raja Koduri看來,依舊有機會去影響谷歌等云巨頭構建數據中心的方式。
蘇姿豐指出,與英特爾和英偉達相比,AMD 能夠結合x86芯片和GPU,為谷歌等公司提供更加豐富的計算方法選擇。
通過為規則尚未完全確立的云計算等新興市場提供服務,AMD能夠抓住機會,不再作為英特爾和英偉達之后的第二選擇。這也能讓AMD展現其獨一無二的重要性,成為一家更具戰略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