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東芝芯片業務分拆出的新公司被命名為“東芝存儲”,并準備出售超過一半的股權為自己續命。作為全球第二大的閃存芯片制造商,東芝出售芯片業務股權一事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蘋果、鴻海、海力士、西部數據等多家公司都有競購意向,此前還有消息稱紫光集團將參加競標,但紫光發布聲明否認了這一傳聞。
上圖是IC Insights預測的2016全球前20半導體公司的排名,可以看到,東芝在這份榜單上排名第9,而中國大陸卻沒有一家企業上榜。
據悉,芯片已經超過石油成為我國第一大進口商品。作為芯片消費大國,我國實現芯片自主替代已是勢在必行。2014年 我國發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同年9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即大基金)正式注冊成立,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供政策與資金方面的支持。
此外,國內各地也紛紛投入到半導體產業的建設中,成立了許多產業投資基金,掀起產業建設的高潮。在多方努力下,我國半導體產業已初具規模,其中存儲器作為重點突破方向,已有長江存儲、福建晉華及合肥長鑫等三大主力軍團共同帶領我國存儲芯片產業突圍。
但我國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卻引來了美國的擔憂,去年11月份,美國商務部長普里茨克在一次演講時稱,中國政府對半導體行業的大規模投資有可能會扭曲全球集成電路市場,導致破壞性的產能過剩并扼殺創新。之后,美國白宮發布報告,稱中國的芯片業已經對美國的相關企業和國家安全造成威脅,并建議對中國的芯片產業進行更加嚴密的審查。
在美國憂心忡忡中,我國半導體產業仍舊昂首闊步的向前走著,從IC設計到制造再到封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向上走著,海思麒麟芯片性能已經可以列入安卓手機芯片的一線陣營,中芯國際與Crossbar合作的40nm ReRAM芯片已正式出樣,至于更先進的28nm ReRAM芯片將會在今年上半年問世。長電科技收購星科金朋后,市場占有率有望躋身前三,成為封測行業三巨頭之一。為實現自主替代,我國半導體產業正在奮勇前進攀向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