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9日在北京召開,北斗二號衛星工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北斗二號衛星工程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是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承前啟后的關鍵一步,其任務是建成覆蓋我國及亞太地區的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
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表示,國家已決定加快北斗全球系統的建設速度。隨著全球組網進程加快,我國北斗產業將步入加速發展期,預計到2020年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北斗產品市占率有望提升至60%以上,北斗元器件、芯片和終端運營等環節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提出,到2018年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提供基本服務,開拓衛星導航服務國際市場,加快海外北斗衛星導航地基增強系統建設,推進北斗在亞太的區域性基站和位置服務平臺建設。核心技術方面將加大研發支持力度,綜合提升北斗導航芯片的性能、功耗、成本等指標,鼓勵與通信、計算、傳感等芯片的集成發展,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兼容產品在政府部門的應用,提高產業競爭力。
另外,我國還將加快北斗產業化進程,開展行業應用示范,推動北斗系統在國家核心業務系統和交通、通信、水利、電力、測繪等重點領域應用部署。近期發布的《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稱,未來5年我國將進行“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建設,包括對地觀測、通信廣播、導航定位等衛星研制。屆時北斗系統服務精度和可靠性將大幅提升,構建形成自主可控、完整成熟的北斗產業鏈以及北斗產業保障、應用推進和創新三大體系。
從行業發展來看,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近日宣布,國家北斗精準服務網已為 317 座城市的多種行業應用提供北斗精準服務,并推動北斗落地應用。同時,北斗“百城百聯百用”行動計劃下一步將向建筑物監測、地質災害區域安全監測、市政公共設施管理、工程機械作業引導監控等領域推廣。
在系列政策扶持和北斗組網加速的推動下,近年來我國北斗產業發展迅速。2015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1735億元,同比增長29.2%。北斗應用占比進一步提高,市場貢獻率接近20%,北斗兼容應用已經成為國內行業市場的主流方案。另外,產業新增投資和企業數量持續增加,涉及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相關產值約占全國總產值的9.3%,市場集中度有所回升。
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技術進步和下游需求提升的推動下,未來幾年仍將呈現高速發展態勢,總產值有望維持每年20%至30%速度增長,并助推智能駕駛、地理普查等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