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3日-24日,“2017年中國半導體市場年會暨第六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創新大會”在南京江北新區雅居樂御錦天酒店舉行。本屆年會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集團)和南京市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主辦,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承辦。
在第二天的論壇上,來自IBM的全球電子行業業務總監MK Koh,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無線終端產品市場總監周晉,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設計經理楊光軍分別發表了講話,以下演講的主要內容:
數字認知時代的半導體產業演進
IBM全球電子行業業務總監MK Koh援引最近發表的一篇討論中國Fab繁榮還是蕭條的文章表示,中國的總300mm相等的產量預計將超過三倍,從2017年每月40萬片晶圓(WSPM)至2020年140WSPM。中國的晶圓廠設備指出預計將從67億,增加到2018年的100億元。
中國希望能夠實現以下目標,2020年國家生產40%的芯片,2025年增加至70%。
在行業發展不斷推進的情況下,一波波創新浪潮不斷推動中國半導體行業向前發展,各行各業對于半導體的需求也日漸嚴苛。在MK Koh看來,行業對于半導體的需求主要體現在更短的產品生命周期,產品組合多樣化,更小批量這三個方面。
因此,半導體行業從設計到制造的各個環節仍然面臨巨大成本壓力,首先,新產品引進到產量提升現在一般涉及12至18個月的調試;其次,設計過程中的測試和驗證時間增加50%;最后,在裝配和測試期間30%的資本支出與測試是沒有真正的價值。
目前,半導體企業正在推動以下四個主要領域的轉型:兼并、收購與剝離,產品創新與服務,智能制造以及全球化。
在MK Koh看來,當今半導體行業正在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從上世紀末期的挑戰變成當今的規范,2010年后,挑戰與機遇并存,提高自動化水平,到2020年之后,智能制造,認知技術的廣泛應用。自動化將能夠有效的提高制造系統的透明度、一致性、可預測性以及可控制性。
移動平臺、機器學習和認知技術將會成為未來主導制造系統、工程系統和產量管理系統的主要解決方案。
在IBM看倆,認知技術將會推動半導體行業的工業4.0創新,這與我們熟知的工業4.0概念不盡相同。IBM主張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采用深度學習的手段不斷提高工業4.0解決方案的可行性,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的創新與發展。
未來,IBM將攜手全球廣大企業共同開發認知解決方案。以認知制造為核心,將認知機器人,認知質檢員,認知設備顧問,認知能量優化器,認知質量分析器以及認知助理工程師等概念緊密聯系在一起,實現縮短周期時間,降低總體維護成本,提高工廠產能等目的。
認知制造是半導體行業創新的未來基礎。
多彩生活,隨芯所馭——中興微IoT解決方案賦能物聯網產業
據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無線終端產品市場總監周晉先生介紹,中興半導體自1985年成立以來,以及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深圳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從2003年成立至今也已經過去了十多個年頭。
經過著十多年的發展,中興微電子已經成長為國內芯片專利數量最多的公司,約2000多個專利。2016年銷售額達到56億元,蟬聯中國前三。
目前,中興微電子的物聯網解決方案主要涵蓋監控、POS機、無人機等20多個行業。
中興微電子在IoT芯片上的戰略布局是從移動互聯向工業互聯和萬物互聯轉型。相比于移動互聯每年僅10億的產值,工業互聯每年50億,萬物互聯每年100億的產值更加引人關注。
在中興微電子看來,5G在IoT芯片技術布局總將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諸如云計算、大視頻、海量連接以及霧計算、無人駕駛等領域作用更加明顯。
此外,Volte也將是未來語音承載的主力。
中興微電子作為全球領先的IoT芯片設計公司之一,20多年來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研發,堅持開拓國際市場,目前中興微電子的LTE終端芯片,有80%最終銷往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興微電子擁有豐富的產品形態應用,廣泛應用在個人通訊、車聯網、物聯網和工業監控等領域。
此外,周晉先生還對目前比較熱門的NB-IoT行業進行了分析。NB-IoT為主導的蜂窩LPWA大網和非蜂窩LPWA專網長期共存。GSMA預期2020年中國NB-IoT連接存量達7億。全球NB發貨增量1-4億個每年,預計有50%在中國。
為了應對NB-IoT市場的需求,中興微電子專為低功耗物聯網推出了RoseFinch7100單芯片,目前原型芯片7100V0.1已經完成中國三大運營商IoT和10多個終端廠家業務演示。商用芯片7100作為升級版可以借用研發成果快速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