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球未來網絡發展峰會最近在南京舉辦。未來互聯網什么模樣、將會給人類生活帶來怎樣的巨變?雖然目前沒有人能給出確切答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每家企業、每個人,都必須主動融入未來網絡,在這里找尋價值、重構價值、實現價值。
今天,網上訂餐、網絡約車、APP遠程操控家電,已成為日常生活場景。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的發展,我們將進入一個萬物互聯的新時代。對人類來說,實是“存在”,虛是“聯系”,虛實融合的新生存方式,將勾勒出一個更激動人心的未來新世界。專家認為,未來世界的一大變化就是,由“分層”轉向“結網”。因為有了無處不在的網絡,人的五感將延伸到六感——全球連接的即時可用的知識、信息、數據。個人成為一個個智慧節點,企業成為一個個信息樞紐。每個個體、節點只有融入系統、互聯互通,才能將自身作用前所未有地放大。
這樣的“結網”式生存,改變生活,也顛覆產業。最近幾年,我們看到共享經濟的蓬勃發展,看到大規模定制化生產成為現實。在此背后,無一例外都源自“互聯網+”的推動。如今,網絡正帶來新的產業革命。而這不僅僅是一場數字化革命,更是一場價值鏈革命。當“互聯網+”像電能一樣,把一種新的能力或基因注入各行各業,隨之而來的是產業模式再造、商業模式演變、創新模式重構,以及價值鏈的顛覆性重塑。
在這樣的大背景、大趨勢下,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制造業,重新審視制造業的價值。過去,很多人一談到制造業,就認為是傳統產業,是舊經濟。事實上,發展具有互聯網基因的智能制造,已成為包括發達國家在內各國面向未來的戰略選擇。對江蘇來說,輕視制造業、丟掉制造業,都是自廢武功。作為民族工業的發祥地,江蘇靠制造業起家,也要靠制造業走向未來。
迎接未來網絡,我們需要認真思索的是,如何實現制造業價值的最大化。必須看到,目前制造業正逐步走向分散化、智能化,生產、制造與研發、設計、售后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傳統生產的垂直分工體系正在被顛覆。未來,當用戶、企業、利益相關方紛紛參與到價值的創造與分配之中,制造業的“微笑曲線”可能就會被拉平,并重新結合成價值環,產業競爭的焦點從過去的價值鏈提升轉向價值網絡的提升。比如服裝行業,過去制造環節被視作是最無價值的簡單勞動,利潤最高的是前端的設計和后端的銷售。但是互聯網的發展,恰恰是把前端的設計和后端的銷售拉平,“微笑曲線”變成了“閉嘴曲線”。
“如果現在你不創造未來,那么未來你將生活在過去。”網絡正大步走來,創新平臺將更加開放,創新速度越來越快,大眾創新門檻變低,一些不太起眼的小創新,一旦推廣開來就可以撬動整個大市場。創造未來,我們必須抓住未來網絡帶來的無限機遇,趕上制造業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網絡化協同、智能化生產的浪潮,在“移動互聯網+智能產品”“云計算+智能服務”“物聯網+智能裝備” “網絡眾包+協同開發”等新領域拓展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