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電網企業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的恒泰實達,24日晚間發布上市后的首份年報。年報顯示: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0.24億元,同比增長5.99%;實現利潤總額0.4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27萬元,同比增長5.13%。
非電力行業營收大增47.78%
恒泰實達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國內電網企業,憑借多年行業積累的技術優勢和工程項目經驗,該公司正積極向行業智能大數據信息化領域拓展。
恒泰實達方面披露,報告期內該公司以智能控制中心解決方案中的基于大數據的可視化平臺和V3C控制產品等核心技術為突破點,抓住全國各行業的大數據分析市場機遇,力求實現行業領域方面的橫向拓展,推動現有智能控制中心業務在電網以外的行業應用,從而全方位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公司的智能控制中心產品已先后在司法、軌道交通、氣象、公安、電信、金融、發電、海關、石化等領域得到了應用。成功實現業務向電網行業外的全業務領域的縱向延伸。
年報中的營業收入構成中也顯示了這種轉變。在其2016年全年實現的4.32億元營業收入中,電力行業收入降至3.01億元,而非電力行業的營業收入已由上一年度的0.89億元增加至1.31億元,同比大增47.78%。
通常,開拓一個全新的行業領域,往往會付出更多的開拓成本,從而導致毛利率下降。恒泰實達顯然也會受到這一規律的限制,不過從財務報告上看,這種影響微乎其微。2016年度,該公司在電力行業上的毛利率為33.32%,非電力行業毛利率也高達32.30%。
載波芯片占領智慧城市戰略高點
年報顯示,恒泰實達3次提到載波芯片。這一技術對恒泰實達的作用卻不容小覷,堪稱開啟“智慧城市”的金鑰匙。
報告期內,公司通過了中國電科院的測試檢驗,成為國內電力寬帶載波芯片廠商之一,在多個省份的現場試驗取得成功。同時公司與鉅泉光電達成戰略合作共識,集結雙方在寬帶電力載波芯片領域先發優勢,為搶占國網智能化改造市場先機邁出關鍵性步伐,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專業人士指出,用電信息的計量主要是通過電能表實現,目前,用電信息的傳輸可以通過電力線載波通信、無線公網或光纖專網等方式實現,其中,載波通信技術依托電力線網絡,覆蓋范圍廣,不需要重新布線,具有施工、運行成本低等優勢,是我國目前智能電網用電信息傳輸的首選技術。據介紹,電力線載波通信產品包括載波電能表和集中器,其中核心元器件為電力線載波通信芯片,是實現智能小區、電力用戶需求側管理的重要手段。
恒泰實達在年報中一步描述了這一技術的應用前景:隨著國家電網及南方電網寬帶載波市場的啟動,從2017開始,該業務將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2017年公司將搶占智能電網寬帶載波市場。與此同時,以載波芯片為基礎,衍生載波測試、系統運維等業務。未來,結合智慧城市建設的推行,將逐步形成“電、水、氣、熱”等多表合一的解決方案,并參與城市居民生活大數據市場。
據悉,恒泰實達載波芯片在建設智慧城市方面已有初步應用。年報披露稱,為順應電力體制改革,抓住“互聯網+”的戰略機遇,公司先后建立了能源互聯示范中心、研發了公司的云售電平臺。
原標題:恒泰實達年報披露布局智能大數據信息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