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產業在2014年迎來了兩大利好——國務院印發《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大基金”)正式設立。在此后的兩年內,中國半導體行業并購熱潮持續燃燒,北京、武漢、上海、四川、陜西等個地方紛紛自發設立產業基金。
過去的兩年多,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的大基金不負眾望,在芯片制造、芯片設計、封裝測試、裝備、材料、生態建設等完整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上決策投資了超過40個項目,累計承諾投資額超過800億元,實際出資額已超過560億元。
那么,地方性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內發展情況如何呢?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各地已宣布的地方基金總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元,已成為我國集成電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支撐力量。
北京:“起了個大早,
趕了個好集”
在各地方性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中,毋庸置疑,2014年便設立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的北京是布局最早的地方。
“我們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好集?!被馉款^單位北京市發改委高技術處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指出。
這是中國第一支集成電路產業股權基金,基金總規模300億元,由母子基金模式構成。首期設立兩只子基金,“制造和裝備”子基金首期規模60億元,“設計和封測”子基金首期規模20億元。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基金的投資主要是圍繞集成電路核心關鍵點,針對國內產業短缺和薄弱的環節,培育和引入一批企業?!拔覀兿M鹜顿Y像葡萄串一樣,有主線、有果實、有點、有線、有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p>
目前,首期設立的20億元“設計和封測”子基金已經超募,其基金管理公司華創投資目前管理多支人民幣和美元的基金,已經投資了全球近20家具有技術優勢和市場地位的集成電路及上下游的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牽頭買方財團以19億美元左右的價格收購了名列世界第一陣營的美國上市的圖像傳感器芯片巨頭——豪威科技(Omni Vision)。華創投資最近參投的上海韋爾股份公司則于5月4日正式登陸A股上市。
“制造和裝備”子基金已投出45億元左右,預計于今年7月左右全部投資完畢,基金管理公司盛世投資管理曾以超過5億元收購全球最大的微機電系統(MEMS)純代工企業Silex Microsystems。
據記者了解,豪威科技和Silex收購項目都已經完成交割。依托Silex的制造技術和生產管理模式,北京將在亦莊經濟開發區建設總投資20億元、國內最先進的MEMS體硅加工工藝生產線。
華創投資總經理張錫盛向記者表示,集成電路是一個全球化的產業,競爭非常激烈,中國過去這幾年成長很快,有了長足發展。但中國的集成電路企業還是缺乏核心技術和領軍人物,市場產品較為單一。華創投資堅守資本助力產業發展的投資邏輯,發揮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優勢,立志做產業和資本的橋梁、芯片公司和系統廠商的橋梁,以資本為紐帶,把各方利益聯系在一起,共同做大、做強集成電路及上下游產業,實現全球產業共贏。
“下一步,北京的基金還將圍繞智能制造等細分領域,陸續設立新的子基金。海外收購雖然是短期內提升某個環節或領域技術水平的挺好的一種方式,但前提是有較好的消化和吸收方案,提前布局。未來我們將控制節奏,慢慢向海外布局,走系統化、集團化、國際化的路子。”北京市發改委高技術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地方性投資基金
上海規模最大
上海設立的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則是目前已設立的地方性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中規模最大的,總規模達500億元,采用“1+1+3”模式。
其中,包括2014年11月啟動的100億元的設計業并購基金——上海武岳峰集成電路信息產業創業投資基金,首期規模達30億元;2016年底完成基金公司注冊的300億元的集成電路制造業基金;100億元的裝備材料業基金;以及剛剛獲得批復的不低于100億元的集成電路裝備材料基金,預計于上半年完成組建。
記者從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獲悉,啟動最早的設計業并購基金層曾獲大基金,美國三家半導體上市公司Synopsys、Qorvo、Lam,以及國內民資入資。
目前,該基金進展順利,2014年12月要約收購美國存儲器公司SPANSION;2015年3月牽頭要約收購美國芯成半導體公司(ISSI),并于2015年12月完成交割;2015年11月投資上海硅材料集團公司;2016年4月參與要約收購美國基因芯片公司AFFIMATRIX;2016年12月投資上海博通微電子公司。
上海的集成電路制造業基金則主要用于支持12英寸生產線建設及16/14/10nm先導工藝技術研發,提升12英寸28nm及以下先進產能的規模。據悉,該基金年底前已經完成對華力一期、華力二期、和輝二期三個項目首期出資,總金額分別為20多億元。
“上海希望通過產業基金的組建,引導企業、金融機構及社會資本將資金投入到集成電路產業。政府出資體現了對產業發展的戰略意圖,但基金的運作和管理仍堅持市場化原則,遵循市場規律、尊重企業主體地位。”上海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地方基金總規模
已超過2000億元
當然,各地方也在紛紛加碼,組建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各地已宣布的地方基金總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元。
除上海外,目前總規模最大的還有南京于2016年底宣布將成立的500億元集成電路產業專項發展基金,加上配套江北新區所屬的100億元,基金規模將達600億元。
湖北的基金則依托武漢新芯,助推了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的建立。2016年7月,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長江存儲”)成立,注冊資本一期主要來自大基金、湖北國芯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武漢新芯股東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按照規劃,長江存儲將以芯片制造環節為突破口,預計到2020年形成月產能30萬片的生產規模,到2030年建成每月100萬片的產能。
無錫市政府2016年底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無錫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指出要設立總規模200億元的無錫市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首期募集規模50億元,其中,財政引導資金占比20%?;鹬饕糜诩呻娐樊a業鏈重大投資項目的引進,推動重點企業產能水平提升,鼓勵兼并重組,對接國家和江蘇省相關產業投資基金,配套支持無錫集成電路產業項目等。
“目前首期的50億正在募集中,未來的投資重點和方向應在設計業,以設計環節的重點突破,帶動集成電路相關產業協同發展,促進芯片設計企業與軟件、整機、系統和信息服務等企業協同創新。”無錫信息化和無線電管理局副局長張國斌告訴記者。
合肥設立了總規模100億元的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未來合肥將發揮好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金引導作用,力爭到2020年產值突破500億元,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綜合性產業園區,納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布局。
其他相關的產業基金還包括:100億元至120億元的四川集成電路與信息安全產業投資基金、遼寧的100億元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廣東的150億元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陜西的300億元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昆山的100億元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以及深圳的200億元集成電路產業引導基金,投資企業包括投資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等。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需要各種力量,國家大基金是主導力量,地方性的市場基金是集成電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支撐力量,華創將繼續秉承專業化和市場化的態度運作,做符合產業邏輯的投資,這對中國乃至全球集成電路的發展都是有益。”張錫盛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