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汽車中的電子化已經達到了35%,而以前可能只有15%的量級。那隨著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測試成本也會越來越高。汽車電子領域最近最為火熱的ADAS,將雷達、藍牙、無線通信、計算機視覺、V2X以及各種車用感器的技術,都集成應用到智能汽車中。
智能汽車雖然功能更為強大,但作為汽車行業的強制要求,任何一個汽車的安全單元都必須滿足ISO26262阿卡就ASIL(Automotive Safety Integration Level,汽車安全完整性等級)的不同標準。 20170516-NI-3圖:NI亞太區市場經理Michiharu Kubo(久保法晴)在介紹NI ADAS的測試業務
NI亞太區市場經理Michiharu Kubo(久保法晴)先生,日前在PXI TAC 2017活動中,接受電子工程專輯專訪時指出,PXI平臺在幫助汽車廠商在實現ADAS功能中的測試,包括車用的雷達和嵌入式軟件時,幫助客戶在幾個月內,完成了原本需要跑一千萬公里才能完成的測試。
“在奧迪的這個具體的案例當中,在ASIL D的協議當中規定了需要跑一千萬公里來做測試,保證你的設備不出故障。舉一個形象的例子,這相當于繞地球250圈,才能跑到一千萬公里,假設我們每天不休息按照一百公里每小時的速度跑,也要跑十年,但是奧迪在幾個月就能完成這樣的任務,就是用PXI這個平臺去做嵌入式軟件的仿真,達到這樣的效果,”Michiharu Kubo說。
20170516-NI-4NI應用在汽車測試工程的專門軟件架構Best Practice,可以幫助整車從研發到量產過程中的所有測試環節。
Michiharu Kubo 還向電子工程專輯記者介紹了為什么客戶會喜歡Best Practice的架構?!盁o論是Hella這樣的德國一線車燈廠商,還是吉利、奧迪這樣的整車企業,他們都采用了這樣NI的架構Best Practice,去做他們內部的軟硬件,或者說測試這部分的系統設計。因為它是一個個模塊化設置,所以它是可以不斷擴展的,從之前的車載娛樂信息系統,當時這對汽車來說又是一個新的技術,但是后來車中不斷增加WiFi、BT這些傳統車企并不關心的技術。NI的平臺可以做到兼容將來?,F在技術變化太快,可能我們一個車在今天可能需要測400個那種測試的工況,但可能到明年,就需要測試600種工況,NI的架構是很適應未來的??蛻糁灰谶@個測試設備和系統中,增加一塊硬件加快軟件,然后再整合到整個大的框架下就可以完成了?!?/p>
他強調,無論是英特爾還是奧迪,這個架構都適合。NI在Best Practice的每一層都有提供相應的軟件和硬件,能夠提供完備的解決方案。
NI提供的是一個平臺,它的測試包括了芯片、板卡、系統軟件以及整機產品。雖然每個環節都會有不同的測試供應商,Michiharu強調了NI在行業中的優勢:“我們在汽車行業中也有IC的vendor,像恩智浦,這樣的公司會供很多芯片到汽車行業里面去,在這里面同樣也是有一個從實驗室到生產的概念,從我們汽車行業OEM的廠商到Tier 1、Tier 2到IC的供應商,都會有這種從實驗室到產線的需求,所以我們的框架是比較普適的,能夠適應各種各樣的需求。當然,NI提供的是一個平臺,至于客戶最后一步是怎么應用到你具體的案例當中去,這個就需要我們進一步由工程團隊來做研究,畢竟不可能造一個東西就適應所有的場合。”
他指出,Best Practice這個框架其實是從產線最先開始的,因為產線上的產量非常大,所以任何一個流程的優化可能就能帶來很明顯的經濟效益,所以客戶有這個動力去做這樣的事情,海拉就是這樣的例子。
而現在由于汽車也越來越復雜,所以在實驗室的階段工程師要做的測試也越來越多了,所以實驗室會需要做一套設備的測試。他們要把所有流程走完需要幾天,因此如果能把這些測試自動化會更有優勢,所以NI從測試服務商的這個角度看到實驗室那邊也開始有這樣的需求了。
汽車行業以前是以機械為主,后來機電,現在電子化的東西越來越多了,從市場數據來看,現在90%的創新都來自電子的部分,在這樣的趨勢下,汽車客戶需要測的電子的部分也越來越多,在汽車行業中對于電子測試的需求也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對于在ADAS行業中NI能夠起到什么樣的作用,Michiharu Kubo表示,“NI更像是幫他們縮減上市時間的一個角色。如果我們能夠幫助產業鏈中的任何一個廠商去縮減上市時間,這對他們來說都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今后5G會很快在自動駕駛上發揮重要作用,NI現在行業中最先進的5G原型驗證供應商,一旦5G測試ready,我們還可以幫助汽車廠商做5G的測試,加速客戶的產品上市時間?!?/p>
本文為《電子工程專輯》原創,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并附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