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5G計劃一直備受關注。從今年起,中國移動進行外場測試,預計到2020年將正式進入商用階段。目前,其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進行了5G外場測試。
1秒下載10至20部電影
中國移動表示,5G的接入時延只有1毫秒,而目前4G的時延為20毫秒,3G的接入時延超過了100毫秒,更高的接入速率和極短的時延,將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業務體驗。根據測算,其5G網絡的網速是4G網速的12倍以上,而時延可達到毫秒量級,通信敏捷度也是4G的10倍。換句話說,超過10Gbps+峰值速率意味著一部1至2G大小的電影,在4G網絡下需要數分鐘下載完成,而5G網絡只需要1秒鐘就能下10至20部同樣大小的電影。
值得注意的是,網速加快并非5G的唯一優勢,其更大的屬性是提供5G萬物互聯,其擁有的“多址技術”同時可以每平方公里連接百萬個以上的物體,比移動網絡時代的介入數量提高百倍。
在中國移動5G的幫助下,無人駕駛、VR等4G網絡暫無法支撐的商用場景,均可以實現。屆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全景視頻等均將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縱觀國際市場,5G爭奪戰依舊火爆。日本運營商NTTDoCoMo此前宣布,今年在東京地區推出一個5G試驗網絡。而美國最大無線運營商Verizon也對5G技術開展了外場測試。
今年已啟動外場試驗
中國移動相關人員告訴新浪科技,目前關于5G的各項布局均在按部就班進行中。
在規劃時間方面,目前中國移動已制定出了5G時間表:在2016年啟動5G技術試驗、標準定制及產品開發。2017、2018年將分別啟動外場試驗,并開展面向商用化規模實驗。到2020年,中國移動將按照國家規劃,完成5G的規模商用。
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國移動已形成了“3D-MIMO、軟件定義空口、以用戶為中心的網絡、三云一層的網絡架構”等為核心的5G技術體系,和國內其他企業提出的新型多址、超密集組網、全雙工等技術形成了互補,共同構成了中國5G技術儲備。
在產業推進方面,已與產業合作方開展了3.5GHz樣機開發與驗證、高頻通信樣機開發與測試、5G系統概念驗證。
目前,中國移動已與華為、愛立信、諾基亞、海信及海爾等合作伙伴建立了5G創新中心。
推出3+1開放平臺全球
5G商用后將真正實現萬物互聯。
實際上,運營商有多重渠道,包括了營業廳和電子商務等,此外還有數億用戶,若把這些渠道相互整合,則可以發揮潛力。對此,中國移動曾推出了“3+1”開放平臺,且對全球開放。
首先是通信能力開放平臺。各行各業若有需求,即可使用中國移動開放的API就可能調用這些能力。其次是統一認證平臺。中國移動創造了一個基于電話號碼的認證系統,用戶只要點擊一個應用,中國移動即可知曉用戶的情況。
據了解,目前每天使用統一認證的次數已超過1億。再次是OenNET平臺,即物聯網開放平臺。5年內中國移動將連接翻番的主要動力就是萬物互聯,這也是基于5G同步進行的。最后是智能家庭網關。
中國移動集團總裁李躍表示,4G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而2020年規模商用的5G,將會改變社會,改變很多行業的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