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6日與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分別發布了《公開征求對第五代國際移動通信系統(IMT~2020)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的意見》與《公開征集在毫米波頻段規劃第五代國際移動通信系統(5G)使用頻率的意見》,開創了我國移動通信系統頻譜規劃的新方式與新路徑。
開創我國無線電頻率規劃先河
對此,首先回顧我國移動通信的發展史,不得不承認頻譜規劃與頻譜分配皆為業界與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之一。從2G到4G時代的發展過程,我國先是跟隨西方發達國家的頻譜規劃與配置,而后在3G與4G的TDD模式中我國開始自主分配頻譜。
但是,從2G到4G的頻譜規劃與配置中,基本在有關涉頻部門聯席會范圍內征詢意見,或由相關無線電管理及技術支撐單位專家論證,最后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上報國家相關部委決策,再以國家相關職能部門的通知形式發布已決定的頻譜規劃,或者將頻譜直接分配給相關電信運營商。因此,此次工信部正式公開向社會各界征集5G使用頻率的意見,確是開創了我國頻譜規劃與配置的先河,值得業界的期盼。
其次,相隔兩天的兩份5 G 頻率規劃的意見征集,卻有著非常明顯的目標與規劃方式的差別。在2 0 17年6月6 日的文件中,是“公開征求”5 G 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的意見,即我國已明確將上述頻段用于5G;在2017年6月8日的文件中,是“公開征集”在毫米波頻段規劃5G使用頻率的意見,即我國在毫米波頻段(24.75 ~27.5GHz、37~42.5GHz)如何規劃用于5G尚需論證。
一個是“公開征求”已確定的頻段用于5G之后的如何配置的意見;而另一個“公開征集”是如何將毫米波頻段用于5G,而毫米波頻段的具體配置還存在相當的過程與不確定性。
再次,2017年6月6日的文件中重心是如何具體使用3 3 0 0 ~ 3 6 0 0M H z和4 8 0 0 ~ 50 0 0MHz頻段,以及提示避免對其他無線電業務的干擾,并明確了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是該頻段分配管理的惟一部門;而2017年6月8日的文件的重心是征集在毫米波頻段規劃5G使用頻率的意見。特別是在該文件中非常強調積極推進5G發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和《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的明確要求,更是國家實施《中國制造2025》、“寬帶中國”戰略和“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
因此,5G的毫米波頻段規劃對5G系統技術研發和應用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并請用頻單位詳細列出以上或擬建議頻段的使用現狀、未來計劃及關鍵時間點,以及該頻段部署5G系統主要面臨哪些技術方面的問題(包括射頻器件、芯片、儀表等),并給出如何規劃以上頻段用于5G系統的意見。如此廣泛、深入而細化的頻譜規劃意見征求,的確是開創了我國無線電頻率規劃的先河。
表明中國進入全球5G發展第一陣營
但是,筆者認為相隔兩天的兩份征詢5G頻率規劃的意見所承載的最為重要的信息,莫過于向世界表明中國在5G頻譜資源話語權的爭奪中已擺脫跟隨“角色”,進入了全球5G發展的第一陣營。2 0 1 6 年7月,美國首先正式公布將24GHz以上頻段用于5G移動寬帶運營的新規則,這使得美國成為世界上首個將高頻段頻譜用于提供下一代移動寬帶服務的國家。FCC規劃了用于5G的3個授權頻段(28GHz、37GHz和39GHz頻段)、1個非授權頻段(64GHz~71GHz頻段)。
日本2016年7月發布5G頻譜策略,提議將27.5~29.5GHz頻段作為于2020年推出5G服務的潛在備選頻段。
韓國為支持2018年平昌冬奧會,目前已指定了28GHz頻段(2 6 . 5 ~ 2 9 . 5 GH z)作為5G的預商用頻段。2 0 1 6 年1 1月,歐洲發布5 G頻譜戰略,其中將2 4 . 2 5 ~ 2 7. 5GHz頻段作為歐洲5G先行頻段。
由上可見,我國規劃用于5G的毫米波頻譜與美、日、韓、歐盟基本一致。目前,中國已是5G時代全球統一標準的主要推動者和主導者之一,而5G時代主導權的競爭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5G標準制定過程中研究和提出技術路徑(如5G空口、網絡架構、頻譜使用、基站實現等),在研究方向和研究重點方面擁有更多話語權;二是與國家戰略利益相符的頻譜資源配置話語權。
綜上所述,工信部在兩天內發布兩項公開征集5G使用頻率意見,是我國頻譜規劃的重要轉折點,更是我國頻譜管理與規劃領域的重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