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內,不采用無人駕駛技術的汽車將會變得非常罕見。”7月中下旬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不同場合發表了他對智能汽車看法,“在未來十年生產的汽車中,有一半將會成為電動汽車?!彼A計未來20年內“方向盤將會消失”。同時,他認為,中國無人駕駛技術已經領先美國。
“電動車、智能汽車推進速度比想像要快?!币晃粚<覍P者解讀了他的觀點。他說,世界主要國家如中國、美國、德國對智能汽車、純電動車的支持力度都很大。谷歌、蘋果、易車、百度、阿里、騰訊、聯想、華為等世界互聯網大佬們都在用不同方式進入,包括大眾在內的傳統汽車更是整合資源與資金參與市場搶占。媒體聲音則比較一致,它們認為趨勢不可逆轉,智能汽車時代就要來臨,他們愿意為智能汽車鼓與呼。
大眾直接叫板:別想動我的奶酪
2017年7月7日,德國《汽車周刊》報道,大眾向特斯拉宣戰,廉價量產市場屬于大眾,大眾品牌負責人迪斯(HerbertDiess)說:“我們要制止特斯拉”,大眾2020年將推出電動車ID,直接和Model 3競爭。
大眾將在2020年推出寄予眾望的電動車ID。迪斯表示ID的車型設計已經完成,“外形大小如高爾夫,汽車內設如帕薩特,性能如特斯拉,售價如柴油車”。ID的行駛里程將達600公里。迪斯表示大眾計劃2025年電動車年銷量達到100萬輛。
迪斯強調大眾認真地將特斯拉當做競爭對手:“我們必須非常認真對待我們的新競爭對手。我們德國工程師以前一開始沒有將特斯拉和它的電動車概念當回事”。據悉, 大眾將投資90億歐元開發非燃油車型, 計劃推出30輛電動車型。
中美等國重視智能汽車
在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已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并設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早在2016年6月7日,工信部就批準了國內首個“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封閉測試區在上海安亭投入運營。這意味著中國的智能聯網和無人駕駛汽車從國家戰略高度正式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中國制造2025》明確規定:到2020年,掌握智能輔助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初步建立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及生產配套體系。到2025年,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建立較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及產業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中國推出自動駕駛基地半年之后即2017年1月20日,美國交通運輸部確認了10個場地,作為美國無人駕駛汽車的正式測試場地,以幫助促進無人駕駛汽車開發取得整體進步。
英國政府目前正在執行一項任務,通過試圖加強汽車和技術行業,使英國成為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中心。
媒體眼中的智能汽車何去何從
據BNEF(彭博資訊)最新研究預測,傳統汽車與未來汽車(包括智能汽車在內的純電動車)的博弈,20年后將見分曉,即電動車將占美國輕型新車市場的50%以上,超過現在市場占有率達到99%的傳統汽車。
BNEF預測到2025-30年間即便沒有補貼,電動車價也會降下來,加上養車成本的大幅降低,加上體驗優勢,其性價比將逐漸超越柴油車。價格與燃油車持平那一天,就是銷量爆發的那一天。
BWC中文網觀察到,眾多知名汽車制造商正在加速電動汽車智能技術的運用及量化生產進程。沃爾沃公司7月4日稱,該公司將于2019年徹底停止生產純燃油車,并由此開啟沃爾沃每一款車型都將是純電動或油電混動的新時代?!兜聡虉蟆贩Q,寶馬公司生產負責人馬庫斯·杜斯曼(Markus Duesmann)表示,寶馬希望在2019年之前削減10億歐元(約合11.4億美元)的間接采購成本。從而加大對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投資。戴姆勒計劃在全球范圍內推廣新能源汽車, 未來數年將投資100億歐元用于新能源產品研發, 并將投資10億歐元用于動力電池生產。戴姆勒與北汽已計劃共同增資50億元人民幣,在北京生產奔馳品牌純電動車以及建立動力電池廠。
電動車市占率可望躍進,主要是靠電池價格下降。彭博并預估到2030時將降到現在的25%(每度73美元)。期間,摩根士丹利公司最新研究預測,在2020年前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的價格,將變得和煤炭等高碳能源的價格一樣低,甚至更便宜。 再生能源將在不到三年內成為全球最便宜的發電來源。
可以說,隨著未來的電力成本降低,意味著與之相關的產業將得到迅猛發展。如同人類歷史上的幾次工業革命,汽車能源問題如果得以有效解決,將推動生產力的進步,電動車的行駛里程及充電設施的問題都將得到優化改觀。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電動汽車的行駛速度和里程都將實現質的飛躍,人類終將告別汽車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