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的重要活動之一,9月1日由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研撰的《2016-2017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下稱《年報》)將在無錫發布?!赌陥蟆凤@示,我國關鍵環節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差距縮小,物聯網技術向知覺工具轉變。
目前,我國發展物聯網所需的自動控制、信息傳感、射頻識別等技術都已成熟或基本成熟。大數據、云計算等保障技術,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也均有突破。
在感知層領域,我國光纖傳感器、無線雙傾角傳感器等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超高頻智能卡、RFID、北斗芯片設計、研發能力大幅提升,MEMS實現批量生產。中星微“數字多媒體芯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功研制首款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NPU)芯片,視頻監控行業由模擬時代跨入智能認知時代。
通信模塊技術進入成熟期。目前,我國Wi-Fi、BLE、2.4G、RF433、GPRS/3G等全系列物聯網模塊已實現自主研發、供應。華為海思、中興物聯研制的無線模塊,出貨量、穩定性、解決方案能力等位列國內第一梯隊,甚至領先全球。
基于云端技術推出多個操作系統。目前我國已有多個企業推出物聯網操作系統,這些企業多具有云端開發背景,在技術遷移方面具有優勢。如華為依托華為云,推出liteOS 操作系統和Oceanconnect物聯網平臺,liteOS 是全球最輕量級的開源物聯網操作系統.
智能終端“人機交互”技術步入全新發展階段。突出表現在智能終端對語言、圖像等非結構化數據理解能力加深,具備一定的自我決策能力。我國智能終端廠商與人工智能企業合作開發新一代認知工具,打破了傳統APP對智能硬件的限制。如美的與科大訊飛、云知聲等人工智能企業合作推出的“i+智能王”系列產品,通過語音交互即可控制終端,為消費者提供更舒適的人機交互方式。
云計算IaaS 技術漸趨成熟,云計算服務能力更為穩定、規范和廉價。應用云計算的用戶體驗良好,把業務遷至云端成為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的共同選擇。通過建設IDC機房、探索提供行業云解決方案,國內IaaS廠商與國外競爭對手差距逐漸縮小。
物聯網安全方面,量子通信領域的重大創新為我國物聯網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目前我國量子通信技術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