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半導體行業經歷了六起大型并購案,2016年更成為并購大年,并購金額創下新高,達到了1160億美元。
8月24日,在一年一度的Mentor Forum論壇上,EDA軟件公司Mentor總裁兼CEO Walden C. Rhines卻給出了不一樣的觀點,將來半導體行業不會整合為幾家巨頭。同時他也預測,并購潮將在2017年回歸平靜。
整個半導體行業正呈現“分散化”,全球前50強半導體公司的市場份額在2003年至2014年的10年間下降了15%,即使2015和2016年有所回升,也還是呈現下降趨勢,這說明整個行業都在“逆整合”。
深入來看,在前5強的半導體公司中,只有一家通過收購增加了市場份額,也就是博通和安華高的合并。英特爾的市場份額在近6年中都保持不變,即便它前后收購了Altera等多家公司。相反,臺積電沒有收購活動,但它的市場份額在近幾年持續上升。同樣的,三星半導體的市場份額有所增加,但原因也并不是因為收購。
那么,并購是否可以帶來營業利潤的增長呢?從統計數據來看,半導體公司的盈利能力與其規模沒有直接聯系。
通過收購和拆分來實現專業化的公司,通常都實現了營業利潤的增長。德州儀器(TI)通過專注于模擬領域,實現了營業利潤的逐步上漲。恩智浦(NXP)通過專注于汽車和安全領域,實現了扭虧為盈。
反之,試圖通過收購和拆分來實現多樣化的公司,其營業利潤的增長率并不盡如人意。拿英特爾來說,在計算機領域以外,它又收購了邁克菲、英飛凌和MobileEye等,業務全面開花,但英特爾的營業利潤卻沒有明顯增長。
2016年,西門子宣布以45億美元收購Mentor。Mentor有一半的客戶是系統廠商,有35%的營收來自于系統廠商。西門子收購Mentor正是為了進一步專業化。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