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PC及NB市場需求年年衰退的壓力,已開始拖累新功能、新應用及新產品的上市時程,在2018年英特爾(Intel)及超微(AMD)CPU平臺都沒有大改的打算下,加上不少觸控介面、指紋辨識應用、Type-C介面、360翻轉及2合1模型等新設計,也沒順利玩出新把戲后,各家PC及NB品牌業者2018年新品大多計劃采取更新版(Refresh)設計取向下,臺系IC設計公司普遍認為,只能靜待外商持續淡出的市占率成長效益,并持續以晶片整合及成本降低的解決方案,來進一步獲得品牌客戶及臺系代工廠的青睞。
由于臺灣PC及NB代工產業鏈仍居全球之冠,所以,不少來年市場景氣及訂單分布,大概就是臺灣供應鏈說了就算,在第4季正值2018年新款PC與NB訂單花落誰家大勢底定時間,不少臺系IC設計公司近期傳出接獲Type-C晶片、指紋辨識晶片、風扇驅動IC、電源管理IC訂單的好消息,確實有所本。只是,在品牌PC與NB廠每年所喊的出貨量目標達成率,因大環境明顯不理想,一年比一年壓力大,臺系IC設計公司寄望晶片市占率走強帶動公司業績成長的動能,中、長期仍得穩扎穩打,邊走邊看。
不過,在終端PC及NB市場需求萎縮大勢不變下,外商淡出相關晶片市場的腳步確實也越來越快。畢竟,以一線NB品牌大廠最熱門機種一年出貨量目標僅在不到500萬臺水準,而且還時常達不到的情形下,偏偏品牌廠及代工業者的砍價手法多年來都沒有進步,就是不斷壓價要求供應商讓利后,國外晶片大廠不打算繼續再玩的作法也是合情合理。而必須留下來接棒創新、改版晶片解決方案的工作,自然也就落在臺系IC設計公司身上。這一點,從祥碩、偉詮電、昂寶、致新、義隆電、創惟、茂達、譜瑞及原相2017年業績表現不俗的成績單中,可以看出接手外商晶片市占率的一二。
臺系類比IC設計業者表示,全球PC與NB市場已正式進入沉潛期,需求總量的不斷萎縮壓力,正壓迫中、小型零組件供應商黯然淡出市場,或轉型到其他新興應用領域中,至于有辦法接受客戶一再壓價折磨的零組件供應商,不是擁有經濟規模的大廠,就是要有其特殊競爭優勢的業者,才能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中存活下來,在2018年新款PC與NB產品都只有小改款的打算下,預期臺廠取代外商的橋段仍將貫穿明年全年,而有機會提前飛上枝頭的,大概就是已提前挑起大梁的臺系Type-C晶片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