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度有望迎來年底反彈, 2017年全球IPO市場料將創2007年以來最佳表現
上海證券交易所以56宗IPO(占全球交易數量的17%)領跑全球市場
深圳(主板和創業板)以51宗IPO(16%)緊隨其后
香港創業板有19宗IPO,占香港IPO總數的51%
2017年10月9日,北京 —《安永全球IPO市場調研報告:2017年第三季度》中的數據表明,全球IPO市場繼續保持強勁。受改革提振,大中華區交易所IPO活動保持增長態勢,其中以中國內地證券交易所表現為亞太區最為活躍,上海證券交易所以56宗IPO(占全球交易數量的17%)領跑全球市場。安永預計,經過前三季度的強勁表現后,今年年底全球IPO將有望創2007年以來最佳表現。
安永報告顯示, 2017年前9個月的全球IPO數量已經超過2016年全年。2017年1月至9月共有1156宗IPO,籌資額達1269億美元,交易數量增加59%,籌資額增加55%,較去年同期雙雙實現了穩健增長。亞太區IPO數量較2016年同期增加72%,至690宗;籌資額上升28%,至539億美元。從IPO數量看,全球十個最活躍的證券交易所有五個在亞太區,中國內地證券交易所表現最為活躍,2017年1月至9月共發生353宗IPO,超過香港(105)、澳大利亞(61)、日本(57)和韓國(42)。
2017年第三季度,大中華區IPO宗數占全球總數的44%,較2016年同期相比增加48%。截至9月,2017年大中華區已有459宗IPO,較上一年度增加133%,總籌資額增長24%,至364億美元。
安永大中華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在股市強勢和新股上市后的積極表現的支持下,第三季度大中華區新股發行持續保持強勢。這一趨勢續延續,是得益于其長期受重要的舉措支持。 這些支持主要包括中國內地IPO市場將繼續尋求政府支持去庫存以減少排隊上市企業的數量;香港交易所結束了有關第三方交易平臺創新板的公眾咨詢,還有若干項改革鞏固其世界領先金融中心的地位等等。”
上海證券交易所以56宗IPO(占全球交易數量的17%)領跑全球市場,深圳(主板和創業板)以51宗IPO(16%)緊隨其后。從行業上看,工業品與科技行業在交易數量和籌資額上領跑。從排隊IPO情況看,超過580家公司在等候中國證監會受理其IPO申請。
香港主板和創業板以37宗IPO(11%)排在第三季度全球IPO總數第三位,還有超過101家公司已向香港證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文件。香港創業板有19宗IPO,占香港IPO總數的51%。從交易數量看,工業品是本季度香港主板最活躍的行業,而金融則是籌資額最高的行業。此外,香港市場繼續吸引跨境上市,本季度共有10宗外國公司IPO,其中5宗來自馬來西亞,4宗來自新加坡,1宗來自以色列。
隨著全球IPO情緒增強,安永預計第四季度會迎來年底反彈, 2017年全年IPO數量可能會在1600-1700宗之間,籌資額達1900-2000億美元,這標志著全球IPO市場將創2007年以來最佳表現。
隨著9月上證綜合指數創20個月來新高及香港恒生指數在第三季度亦有所上漲,大中華區IPO市場亦將受鼓舞,預計第四季度應繼續保持強勢。香港證交所對上市的態度趨嚴,如關注發行商的所有制結構避免過于集中及更加嚴格的監管等將對赴港上市的內地企業有一定影響。
何兆烽表示:“中國經濟企穩應是股市有力的支撐,但同時也存在風險,即金融去杠桿措施可能會影響IPO活動。當然,前三季度上市企業規模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隨著政府積極推進‘大眾創新萬眾創業’,雙創企業迎來上市契機。此外,即將在2017年10月18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將會確定中國未來的政治和經濟發展路線,相信會對資本市場產生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