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多數企業家還在關心地面的事情時,身為億萬富翁的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維珍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和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佐斯,早已開始往天上看了——雖然三人從事的行業風馬牛不相及,但他們都有進軍太空的夢想。
近日,布蘭森在一檔新聞節目中表示:“馬斯克念念不忘的是登陸火星,我認為那可能是他的人生目標。貝佐斯和維珍集團,則對如何利用太空造福地球更有興趣。”事情真是如此嗎?下面,科技官就帶你去看一看三位大佬的野心。
火星頭號粉絲馬斯克
通過制作游戲,12歲掙到500美元;創辦網站Zip2,28歲成為千萬富翁;參與創建PayPal,31歲身家過億;執掌特斯拉,晉升為百億富豪……馬斯克的事跡可以列出長長的清單,但真正讓他成為傳奇人物的,還是火星殖民計劃。
多年以來,馬斯克一直是火星的頭號粉絲。他曾坦承,2002年成立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目標是降低太空交通的成本,幫助人類成為跨星球物種。馬斯克表示,要把100萬人送到火星,建立出一個自循環的火星殖民地。
想在火星建立文明,就必須降低成本,而可重復使用的火箭和飛船是關鍵。于是,馬斯克早早涉足太空火箭發射領域,實現了火箭的回收再利用。他承諾,會在2022年之前實現至少兩次貨船火星登陸,2024年實現貨運+載人登陸。
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佐斯,可能是最有財力的太空探索者。他當前的資產超過840億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二,僅次于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貝佐斯曾對媒體表示,每次拋售亞馬遜股票,他都會資助太空探索公司Blue Origin。
貝佐斯5歲就對太空和火箭激情澎湃,所以在2000年創辦了Blue Origin。他表示,自己不像馬斯克那樣只關注火星殖民,更希望在太空建立空間工業的相應配套設施,最終把地球上所有的重工業都搬離,以這種方式實現保護地球的目的。
雖然Blue Origin一向低調,但2015年11月就實現了New Shepard火箭的發射與回收。2016年1月,它又書寫了商業公司重復使用航天器的歷史。近日,該公司公布計劃,將在2019年4月發射首枚運載太空旅客的火箭,讓乘客觀看太空景色。
理查德·布蘭森是一位傳奇億萬富翁,他15歲在學校地下室開始創業,18歲發行了《學生》雜志,80年代通過維珍航空大獲成功。后來,維珍成為英國最大的私營企業之一,旗下一度擁有近200家公司。1999年,布蘭森被英國女王冊封為爵士。
作為最會搶鏡的嬉皮士企業家,布蘭森曾經裸奔宣傳公司產品,曾經駕駛熱氣球環行地球,曾經駕坦克駛入紐約時代廣場,曾經駕駛飛機進入巴格達解救人質……他一直強調自己是一個夢想家,而接下來將要做一個太空夢,實現“太空商業化”。
2005年,布蘭森創辦了維珍銀河公司,開始運作亞軌道太空旅行項目,據說每位乘客票價高達25萬美元。今年5月份,布蘭森公開表示,相信2018年能夠將第一批游客送入太空。談及火星探索,他則將這一問題留給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
讀到這里,也許有人會問:地球的事還沒有搞定,把錢砸向太空是不是吃飽了撐的?其實不然,正如羅永浩所說,驅使這樣的實業家推動世界進步的,通常不是名利,而是強烈的使命感和充滿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夢想和野望,以及在極少數人身上可貴地伴隨終生的好奇心。
如果有機會或者財力,你有好奇心嘗試一次太空旅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