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179016
中文引用格式: 周寒冰,趙東艷,唐曉柯,等. 寬帶電力線載波系統中的信道編碼技術研究[J].電子技術應用,2017,43(10):20-22,25.
英文引用格式: Zhou Hanbing,Zhao Dongyan,Tang Xiaoke,et al. Research on channel encoding technology in broadban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J].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17,43(10):20-22,25.
0 引言
電力線載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以其覆蓋范圍廣、無需重新布線、投資少、連接方便等優點,被普遍認為是“最后一公里”解決方案的最有競爭力的技術。但由于電力線不是一種理想的傳輸信道[1],并且掛載在電力線上的各種用電器都會對電力線通信造成干擾,因此,電力線信道是一種時變、多徑的頻率選擇性衰減的傳輸信道。
由于電力線信道的時變性,隨著用電器數量的開啟和閉合數量變化而變化,導致電力線信道建模非常困難,目前學術界還難以拿出一個通用的信道模型來。
對抗電力線信道噪聲和干擾最為有效的手段就是信道編碼,HomeplugAV標準中給出了一個雙二元的Turbo碼構造,但這個Turbo碼內的交織器被國外某通信設備商申請了專利,如果直接采用HomeplugAV標準,將來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知識產權糾紛。
因此,本文重新設計了一個Turbo碼交織器方案,在相同復雜度前提下,性能略優于HomeplugAV標準。
1 Homeplug AV標準中的Turbo碼
1.1 Turbo編碼器構造
按照Homeplug AV標準[2-3],物理層Turbo編碼由2個相同的分量編碼器(ENC1,ENC2)組成,編碼器每輸入一對信息位(u1,u2)后,編碼結果就輸出該系統位(u1,u2)和校驗位(p,q)。Turbo編碼器架構如圖1所示。
ENC1和ENC2使用8狀態編碼器,輸入數據流的第一個比特位映射到u1,第二個比特位映射到u2,依此類推,在一個ENC中,每一對比特位對應輸出一個校驗位。校驗位(p,q)的計算根據圖2確定。
每個成員碼編碼器的具體算法如下:
步驟1:設置寄存器初始狀態S0=[S01,S02,S03]為[0,0,0]。
步驟2:輸入信息位至分量編碼器(ENC2輸入的是交織后的信息位),直至最后一位,用于得到編碼結束的末狀態SN=[SN1,SN2,SN3]。
步驟3:定義矩陣M。
PB_Size為520、72、16(用于幀控制)時:
1.2 Turbo碼內交織器構造
Turbo交織器用于將原始數據交織后作為第二個成員碼的輸入,Turbo交織按照雙比特為單位進行,交織器長度等于原始數據塊長度的雙比特數量,Turbo交織的參數如表1所示。PB長度主要有PB16(幀控制)、PB136(載荷)、PB520(載荷)3種。
首先規定Turbo交織的地址映射I(x)定義如下:
式中S()是一個查找表,它是一個事先按碼距最大原則搜索好的種子表,按照I(x)要求,交織時采用種子表中的數據代入后,能使交織碼距最大。div表示整除,mod表示模運算。N是S表長度,M是雙比特交織長度除以S表長度,見表2~表4,S(x)中的x是代表輸入編碼器的bit序號,S(x)是按碼距最大原則搜索出來的交織種子,直接代入I(x)公式運算,求得交織地址。地址映射I(x)用于Turbo交織的具體算法如下:
if x mod 2==0
IntData(2·x)=Data(2·I(x)+1)
IntData(2·x+1)=Data(2·I(x))
if x mod 2==1
IntData(2·x)=Data(2·I(x))
IntData(2·x+1)=Data(2·I(x)+1)
for x=0,1,2,…,L-1
其中Data()表示交織器輸入,IntData()表示交織器輸出。需要注意的是:當交織器輸出地址為偶數時,對應的交織后的信息比特對的第0和第1比特要交換一下。
2 重新搜索后的交織器
為了避開國外通信設備商的專利陷阱,又盡可能繼承HomeplugAV標準的架構,最小的代價就是重新搜索Turbo碼內交織器。搜索原則:按照表1的要求,盡可能使搜索數字位于S表窗口的中間位置,S交織種子表與各個不同碼字間的碼距盡可能相同。
重新搜索后的交織種子表如表5、表6、表7所示。
3 兩種交織器的性能對比
在AWGN信道下[4-5],當幀長固定為PB=16 B、72 B、136 B、520 B時,Turbo編碼器內采用表2、表3、表4與表5、表6、表7交織種子表時的性能對比,如圖3所示。
從圖3可以看出,在AWGN信道下,采用重新搜索后的Turbo碼交織器,在相同復雜度條件下,性能略優于HomeplugAV標準。
4 結論
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發現HomeplugAV標準中的Turbo碼交織器被某國外通信設備廠家申請了專利,并成功獲得美國專利保護。如果繼續按照HomeplugAV標準開發產品,可能會有知識產權糾紛隱患,因此,設計了一個新的Turbo碼交織器方案。
重新搜索了一遍Turbo碼交織器的種子表,按照碼距最優原則搜索出來的種子表性能與HomeplugAV里的種子表做性能對比,經過仿真驗證其性能優于HomeplugAV,且復雜度沒有任何變化。
參考文獻
[1] ZIMMERMANN M,DOSTERT K.A multipath model for the power-line channel[J].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2002,50(4):553-558.
[2] Homeplug powerline alliance.homeplug AV speciafication version 1.0[Z].2006.
[3] 國家電網企業標準.電力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通信協議:基于寬帶載波通信的數據傳輸協議[S].2016.
[4] 王杰強.基于OFDM電力線載波通信系統設計及FPGA實現[D].重慶:重慶大學,2012.
[5] 孫春光.基于OFDM的電力線系統設計及實現[D].天津:天津大學,2006.
作者信息:
周寒冰1,2,趙東艷1,2,唐曉柯1,2,張海峰1,2,王東山1,2
(1.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重點實驗室 電力芯片設計分析實驗室,北京100192;
2.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電力高可靠性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10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