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首推中國串貨緊俏手機TOP 20以來,至今已發布4個月的中國串貨緊俏手機TOP20。在9月,第一手機界研究院又首次統計中國串貨緊俏手機TOP20的品牌和機型數量,并連線成市場變化曲線圖。
在此過程中,第一手機界研究院一直在思考中國串貨緊俏手機TOP 20與中國手機市場的直接和間接關系,以及串貨手機市場對中國手機終端品牌的真正影響。
最終得出,手機品牌出現在月度中國串貨緊俏手機TOP 20榜單里,可能算是喜憂參半。一方面說明,其品牌和機型的市場接受度;另一方面,也說明手機品牌廠家通過種種政策向渠道下放的手機銷量指標過多,不太合理,渠道無法自身消化,而通過串貨手機市場的第三方力量來消化。
由此也可以看出,OPPO、vivo、金立等少數中國手機主流品牌廠家對其渠道的掌控力,也正是基于此,OPPO、vivo、金立的手機完全沒有出現在中國串貨緊俏手機TOP 20中。
此外,10月中國串貨緊俏手機TOP 20的篩選方式也由過往的價格升幅改為價格跌幅最大的。因為,手機價格跌幅最大直接說明該機型存在產品定價不合理,以及庫存過高等等關鍵問題。
以這一角度來看,三星W2016、小米Note 3和三星S7 Edge三款機型成為10中國串貨緊俏手機的TOP 3,可能就值得業界注意了。
根據深圳華強北等多個串貨手機市場集散地數據統計,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預計,2017年10月中國串貨手機市場出貨將達到475萬臺左右。
停貨小米Note 3的根本原因在于,小米Note 3的市場價格下滑很快,已明顯背離正常價格邏輯。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從河南省線下渠道了解到,小米Note 3存在定價過高,產品性價比低,加上線下渠道給的貨過多,導致線下渠道價格倒掛的方式以各種形式拋貨。第一手機界研究院認為,小米手機中國市場正處于線下和線上市場齊頭并進的上升趨勢,而小米Note 3停貨事件的及時處理,將有利于小米手機在線下市場的再進一步,也有利提升小米手機對線下渠道的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