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在東京聯合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
這一樁交易轉讓完成后,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全部業務,并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該項股權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約合1.14億美元)),預期將于18年2月底完成交割,那就意味著2018年2月之后,東芝電視品牌正式歸屬于中國。
所以,如果大家認為東芝品牌屬于中國品牌,那就不對,因為東芝旗下還有很多業務:NAND閃存業務、東芝白家電等。但是如果大家說:“東芝電視就是中國品牌了”。那是沒有問題的。
其實早在東芝電視“賣身”海信之前,東芝電視可以開始了中國化很久了:
2013年底東芝宣布在中國停止電視自主生產,與TCL集團成立“東芝視頻產品(中國)有限公司”。同時東芝的持股比例已從51%降至30%,不再列入合并財務報表。
2015年12月21日,東芝宣布2508萬美元出售位于印尼的電視機廠賣給中國的創維,徹底結束自家電視機生產。
直到今天,東芝電視終于完成了中國化。
陷入困境的不止是東芝電視:
2016財年,東芝預計將凈虧損大約90億美元,主要因為是計入了與美國核電子公司西屋電氣成本超支相關的減記,西屋電氣已在近期申請破產保護。然后2016年,東芝面臨著:財務造假、虧損、裁員、變賣置產等困境。
2016年3月,美的集團與日本東芝簽署股權轉讓協議,計劃收購東芝家電業務的主體——“東芝生活電器株式會社”80.1%的股權,交易的股權轉讓交割手續已于去年6月30日全部完成;
2016年12月,佳能宣布完成對東芝醫療系統的收購程序,收購金額為6655億日元;
今年的10月,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私人股權投資公司貝恩資本(BainCapital)成功收購東芝旗下芯片業務,日本最后的大型芯片廠商已經被美國收購。而貝恩資本被傳有蘋果的身影。
加快擴張步伐的海信:
2016年,東芝電視銷量仍位居日本市場前三,而根據青島海信國際營銷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聃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說法,海信是日本市場本土品牌以外的品牌里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兩個超強品牌聯手必將改變日本的電商市場。
除了日本之外海信集團2015年與夏普達成并購協議,以2370萬美元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全部股權及資產,同時海信獲得夏普電視美洲地區品牌使用權和所有渠道資源,加快在北美市場的布局和提升市場份額。
除了加快海外擴張,東芝的OLED技術也是海信的非常想要的。索尼、松下、東芝均有針對OLED面板的畫質芯片引擎,其中東芝采用獨有的OLEDEngineBeautyPro畫質引擎技術,還有早已成名的超解像技術,這些重要的技術都能夠快速豐富海信電視的“武器庫”,加快OLED電視市場的布局和提升競爭力。
海信收購東芝電視不僅是一個企業并購中小小的案例這么簡單,雖然在這筆交易中,東芝株式會社還保留持有TVS的5%股權,但是影響力并不大。我們依然可以清晰看到的是中國企業向海外擴張之路、中國品牌海外拓展的一個縮影:從學習到自主,從弱小到并購別人。好幾個強大的企業已經把國外成名已久的百年品牌收入囊中,把它們變成中國品牌。
“對!東芝電視就是中國品牌。”這句話現在起就變得擲地有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