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手機產業領袖高峰會現場
“手機產業決戰5G時代”的主題論壇在南坪會展中心召開。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副院長謝毅、VIVO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沈煒、金立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劉立榮、京東方集團副總裁劉曉東等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就5G技術的未來前景、智能終端的產業布局、5G普及的技術壁壘等方面進行了主題演講。
改變社會
5G將實現“萬物互聯”
5G技術究竟能為我們帶來什么?
“業界有一種普遍的說法,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副院長謝毅表示,最直觀的描述就是5G能夠實現“萬物互聯”。
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是未來移動通信發展的兩大主要驅動力,將為5G提供廣闊的前景。5G相較于4G技術各主要性能指標均顯著提升,可以預見5G技術將滲透到未來社會的各個領域,以用戶為中心構建全方位的信息生態系統,拉近萬物的距離,便捷地實現人與萬物的智能互聯。
謝毅介紹說,首個全球5G標準將在2018年年初確立,全球主要國家正積極推動5G部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均已將2020年實現5G商用提上日程。我國目前正在開展5G第二階段測試,2018年將進行大規模試驗組網,2019年進行5G網絡建設,力爭2020年實現商用。謝毅分析說,預計在2030年左右,5G將帶動總產出6.3萬億元,經濟增加值2.9萬億元。
5G+AI
手機消費升級的又一個風口
“5G時代,我們仍將聚焦手機。”VIVO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沈煒說,5G的三大應用場景分別是eMBB:增強移動互聯網3D超高清視頻等大流量移動寬帶業務;mMTC:大規模物聯網業務;URLLC: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需要低時延、高可靠連接的業務。以eMBB為中心的三大場景彼此融合,協同發展,提升整個社會的效益。
雖然5G的運行環境將會多種多樣,包括VA、AR、可穿戴設備、海量的智能儀表和傳感器等,但在三大應用場景中,最重要、最基礎的是eMBB增強移動互聯網,其余兩個場景的發展和普及,離不開廣泛覆蓋的移動通信網絡的支持。
同時,相較于其他5G終端,手機有最大的用戶群,假設全球人口達到70億,手機按照80%的適配率去計算,能達到50億部的數量級,這是十分龐大且具有潛力的市場。所以,手機依然是5G時代初期的主要終端,5G+AI將是下一代智慧手機的構成元素。可以預見的是,從多功能到智慧生態,5G將使手機再次推到消費升級的風口。
終端革命
以“人”為中心的全方位變革
金立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劉立榮表示,手機行業中所有的聯接、所有科技進步、所有服務、所有內容永遠都是圍繞著人來進行的,但其中可以改變的是人類的行為方式與手機的形態。劉立榮認為,5G會對社會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變化,將打開一個面向垂直行業、跨行業合作的“萬物互聯”的新環境。屆時,產業一定會有改變和挑戰,但同時一定會帶來新的機遇。
京東方集團副總裁劉曉東認為,5G時代帶來的傳輸數據效率和低功率、便攜等特點會帶動更加豐富多彩的終端產品出現。手機作為“萬物互聯”的一個重要終端會演變出多種形態。從目前產業發展趨勢來看,移動數據終端會不斷地融合,未來它不一定再叫作手機,但肯定會有更快的速度、更便攜的方式和更好的體驗。
努比亞總經理倪飛提出,5G時代隨著國家推動通信網絡的發展、提速降費,未來的網速會越來越快,整個網絡消費的成本會越來越低,消費者通過智能手機以及其他智能設備甚至可以永遠在線,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數據會產生在云端,通過不同的設備傳播。那么,交易數據、銀行數據、社交數據等的保護將是5G時代遇到的一大挑戰。對此目前并沒有更完美的解決方案,還需要網絡設備商、服務提供商、終端設備商在及政府部門共同推動,建立全行業遵循的數據安全保護標準和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