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6~17日,“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17年會暨北京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ICCAD2017)”于北京成功舉辦。來自全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百余家頂尖IC企業展示了各自最新的產品與技術。
近年來,雖然我國IC產業高速發展,但EDA領域一直是我國本土企業的薄弱環節。作為本土EDA領域的領軍廠商,隸屬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的北京華大九天軟件有限公司在EDA領域的發展受到業內廣泛關注。ICCAD期間,華大九天副總經理楊曉東博士接受了記者專訪,針對EDA市場的未來發展和本土EDA廠商的發展談了自己的見解。
北京華大九天軟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曉東
華大九天在EDA領域的布局側重哪些領域?
楊曉東介紹到,華大九天做EDA歷史比較長,大概從2012年到現在,每年的增長率是50%左右,華大九天的主營業務是EDA和IP,EDA目前的產品線主要分為三條:一是模擬/全定制IC設計全流程產品線,二是做SOC設計優化及分析的產品線,另外一個是做面板(FPD)的全套設計流程平臺。
楊曉東介紹:“模擬/全定制IC設計全流程產品線方面,用我們全套工具的大概有40多億顆芯片。我們的電子仿真器是業界比較認可的,我們也在開發一些應用方面的產品。我們目前還是一些優化為主,為業界所認可的,像我們的時序解決方案,現在在中國大陸市占率達到七八成左右。另外在數字SoC優化分析產品線方面,我們也在把一些像大數據分析方法學的思路與我們的現有產品結合,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優勢。其他完善全流程平臺的產品也在開發當中。我們在面板這個領域從2011年開始耕耘,截至目前,我們可以說,華大九天已經成為全球唯一的能夠提供全流程FPD設計解決方案的供應商。經過多年的市場推廣,已經達到了80%左右的占有額,市場上國內使用的這些面板幾乎都是我們的客戶用華大九天這一套設計平臺設計的?!?/p>
2018年IC產業熱點領域?
對于2018年IC產業發展熱點和趨勢,楊曉東表示,從華大九天與客戶的交流來看,2018年兩個領域有望得到較大發展,第一個是人工智能領域,另一個超低功耗相關領域,如物聯網領域。對于EDA領域來說,一個重要趨勢就是用戶對良率的關注度越來越大,以前是關注怎么樣把這個東西做出來,現在關注的是怎么樣提高它的良率,才能提高自己的毛利率。
本土IC企業的突破點在哪兒?
楊曉東表示,目前本土中小型IC設計企業主要面臨兩方面的壓力,一方面他的產品要把它做出來,做出來之后,還要追求較高毛利率。另外一方面,產品的更新換代太快了,廠商面臨一個很大的經營壓力,怎么樣使公司保持持續增長是一個問題。很多企業開發出一兩個比較成功的產品,后續的維持確實面臨很大的問題,就是業績持續增長的問題。現在做半導體企業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過程,靠短時間內的爆發,并不現實。
楊曉東認為,本土IC企業真正想把產品做強,一方面靠量的增長,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靠質的成長。另外還涉及到跟本土的產業類型的結合,以及產業上下游結合的緊密度,這些方面做得好的企業,具有較好的成長性。上下游,整個產業鏈結合起來,才會找到發展的突破口。不是簡單地替代,而是結合產業鏈打造競爭力。創造不僅僅是自身的創造,更多是整個產業鏈的合作創造。
對于具體領域,楊曉東表示比較看好面板行業。我國在電視等整機領域具有很大優勢,隨著近年來我國面板領域的快速發展,“缺芯少屏”的狀況以大為改觀,擁有優勢的整機廠商拉動了相關的產業,所以面板相關的IC領域短期之內是比較容易形成突破的。
本土EDA廠商的發展
在國際巨頭近乎壟斷的EDA領域,本土EDA如何發展,一直是深受業內關注的問題。在國家對集成電路產業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本土 EDA廠商該如何確定自己的發展路線?并購兼并等資本運作手段能否使本土EDA企業迅速發展壯大?
作為國內EDA領域的領軍企業代表,楊曉東的回答理性而務實,他表示,“我以前也跟一些朋友交流,要想變成一個很強壯的人,光靠吃是不能變強壯的,只能變成一個虛胖子,還是要通過自身的鍛煉,自身要練得很健壯。華大九天的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技術和產品的不斷創新發展為前提,著力打造產品的競爭力,切實解決用戶問題。打鐵還需要自身硬,國家的支持以及資本運作等都需要以我們自身健康發展為前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