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的自拍與深空任務存在什么關系?其實很多。11月20日,美國宇航局(NASA)使用了一張在南極洲的麥克默多站外拍攝的自拍照,并將其發送至國際空間站,整個過程展示了一項名為“中斷容錯網絡”(DTN)的新技術。
這種通信技術將允許遠離地球的航天器使用星際互聯網版本與任務控制進行通信。
互聯網是將數據從世界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的絕佳方式,但它確實有其局限性。其中之一就是它的設計假定從A點到B點的連接可以保持不中斷,或者如果斷開后可以重新開始發送數據包。
地球上的信息“高速公路”上有數以萬億計的潛在連接,但深空任務通常依賴于一個數據鏈路,這個數據鏈路可能被距離中斷或太陽阻礙。如果這一個環節被破壞,重要的任務遙測和其他數據將永遠丟失。所以,盡管互聯網技術對于太空通信非常有用,但確實需要一些重要的調整。
這就是NASA研發“中斷容錯網絡”技術的原因。由于地理位置偏遠,緯度高,天氣糟糕,基礎設施不足,南極數據傳輸的需求超過了容量,而且由于中斷,信息不斷受到威脅。
DTN發送信息的方式與傳統互聯網相同。信息被編碼并分解成數據包,這些數據包被捆綁并通過系統發送到目的地。但是,與互聯網不同,如果連接不可用,DTN將存儲該數據包,直到重新建立通信。然后可以發送捆綁包,并在目的地重建文件。
在演示中使用的自拍照是用智能手機拍攝的,DTN軟件使用重新調整的跟蹤和數據中繼衛星(TDRS)將圖像文件從麥克默多地面站發送到NASA的 White Sands Complex。當傳輸到達北美時,一系列DTN節點將數據包發送到NASA位于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的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然后通過另一個TDRS鏈路傳輸到國際空間站。在國際空間站上,數據包由Telescience資源工具包演示有效載荷收集,最終的DTN節點重建圖像。
根據NASA的說法,開源DTN技術不僅可以確保與航天器之間的安全通信聯系,而且也可以應用于其他方面,例如可以用于受災地區和通信中斷的地方。
美國南極項目極地研究支持技術開發經理Patrick Smith表示:“我們正在實地考察這個軟件。從智能手機傳輸的簡單性可能會對我們在極地地區支持的科學的增加和多樣化產生重大影響,這代表了我們遠程自主現場研究儀器如何可能在一天內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