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全球制造業的“大回歸”浪潮,機器人產業正以前所未有的蓬勃姿態加速發展。如今,機器人在各領域的應用日趨廣泛,造成了許多人對于未來就業前景的擔憂。但是與此同時,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也會帶來一些新的工作和機遇。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21ic.com/news/control/201712/746984.htm
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推出系列政策,提升本國制造業競爭力。中國制造2025、美國制造業回歸和工業互聯網戰略、歐洲火花計劃、德國工業4.0、新工業法國、日本機器人新戰略、韓國機器人強國戰略等,主要經濟體幾乎都將發展目標鎖定為機器人。
機器人之所以獲得巨大重視,就在于其可以代替或協助人類完成各種工作,凡是枯燥的、危險的、有毒的、有害的工作,都可由機器人大顯身手。機器人除了廣泛應用于制造業領域外,還應用于資源勘探開發、救災排險、醫療服務、家庭娛樂、軍事和航天等其他領域。
中國機器人產業加速發展
由于人口紅利漸失,勞動力價格上漲推高生產成本,近幾年中國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已經不斷出現,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汽車及電子行業。隨著中國工業企業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機器人市場也會越來越大,并且逐漸向各領域延伸。
市場研究公司IDC最新發布的有關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報告指出,到2018年,中國制造業機器人采用率預計增長將超過150%,報告同時提出,工程導向價值鏈企業目前是中國最大的機器人采用者,但伴隨著中國制造業自動化程度逐步提高,未來兩年,品牌導向價值鏈企業、資產導向價值鏈企業和技術導向價值鏈企業在機器人采用方面都將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機會。
國家工信部出臺的《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機器人密度達到100以上,基本滿足國防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在政策的扶持下,以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裝備制造行業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機器人廣泛應用將威脅人類就業?
隨著機器人產業的蓬勃發展,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研究者估計到2025年,機器人消費市場市值將高達3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89億元)。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機器人將接手人類的大部分工作。
而這已經不僅僅只是一個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了,機器人取代人類的進程已經真真切切地在某些行業里上演了。例如一些工廠已經實現了全面自動化,客服、金融、編輯等諸多行業也面臨機器人的逐步侵入。
在某種程度上,因為城市人口的激增,引領全球經濟增長的亞太地區正考慮投入雙倍的資金到機器人研發和購買上去。單單就中國來說,它就期望在一年的時間里,搭建起10萬臺工業機器人設備。
因此,機器人及其他自動化設備的應用將不可逆轉,且會愈發普及。面對這一趨勢,或許我們應該跳脫就業遭受威脅的舊思維,想象該如何在未來更好地生存。
人類還有這些新工作可以選擇
“毫無疑問,自動化在某些方面會讓一些工作消失,”知名軟件公司Autodesk的CEO安德魯·納格諾斯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說道。“但我們需要關心的是有哪些工作機會,也會因此被創造出來。”
因此,雖然人類的工作市場將面臨巨大的挑戰,但是古往今來,聰明的人類都會抓住機會,適應新的工作,因此未來以下幾種新工作有望為人類提供新的就業機遇。
一、機器人培訓師
屆時,會有一批專注于機器人軟件和應用程序開發的公司,而且,這些軟件和應用程序的功能將遠遠超出了標準工廠的水平。在這些工廠里,需要機器人培訓師來培訓機器人的附加功能。如歌唱跳舞的功能、語言功能或烹飪功能。除了上述的功能之外,機器人培訓還將為人類創造新的就業市場,即開發適用于這些機器人的軟件和硬件,使其達到更為復雜的性能和水平。
二、機器人的整形醫生
人們現在已經在通過運動、化妝、或整形手術等讓自己變美,那么機器人也不例外。為了實現機器人的個性化,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公司,讓人們通過配備更強的肢體或更快的處理器來更新自己的機器人。隨著人類與社交機器人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對于為機器人提供定制選擇的公司的需求將會增加。
三、機器人保姆
就像我們人類一樣,機器人也需要定期的“健康檢查”和定期檢查,以確保其日常活動順利進行。現在已經有機器人技術人員,而且薪酬頗豐。盡管到目前為止,機器人維護重點放在了工業領域。但是在社交機器人革命的來臨之際,機器人的“保姆”也將應運而生,為更主流的市場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