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IoT)成為全球IT廠商發展重點,而與物聯網事業有關的企業,在2017年多能受投資者青睞,但日本最大IT廠之一的NEC卻成為例外,其原因在失敗的海外購并;現在NEC轉而強調與奇異電氣(GE)的合作,強化奇異物聯網平臺Predix行銷體制,希望帶動事業成長。
NEC被看壞的原因,在于該廠2016~2018會計年度(2016/4~2019/3)的3年中期經營計劃,明訂要以對外購并發展事業,但2016會計年度便未能達成計劃,2017會計年度又發生重要購并案失利,現在正在重訂中期經營計劃,外界正關注NEC是否會在2018年1月公布新的中期經營計劃。
而對市場觀感影響最大的事件,當屬2017年夏季NEC對英國軟件公司Civica的購并案,由于Civica有很堅實的客戶基礎,特別是與地方政府相關的人脈,有利于NEC推銷人臉辨識系統,因此NEC積極推動購并,并為此出售諸如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手中持股等方式,籌集約1,000億日圓(約8.8億美元)。
但是,競標對手、瑞士投資機構Partners出資超過1,500億日圓,NEC無法抗衡,宣告失敗;NEC方面表示,對于2016年營收約400億日圓、稅前凈利約80億日圓的企業而言,Partners的出價太高了。
日本經濟新聞(Nikkei)網站報導,同為日本IT大廠的富士通(Fujitsu)高層表示,現在IT廠之間的購并,高價是理所當然的,只是這樣在購并以后,想回收投資的時間就長了。現在富士通因組織改造較徹底,業績表現比重建中的NEC要好,但對于大規模購并,依然是又期待又怕受傷害。
雖然在業績不佳時,保守經營穩健較佳,但日本知名產業分析者佐藤文昭表示,日本企業在物聯網與人工智能(AI)領域,發展太慢,要迎頭趕上外國企業,推動購并案是個捷徑。
現在,NEC既然購并失敗,便只能尋求下一個機會,在那之前,選擇與國際大廠奇異合作,培養公司內部獲得Predix認證的人才,從2017年的100人,增為2020年的500人,借重國際大企業的平臺發展自己的事業,擴大對客戶的支持,不失為一個穩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