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日前,“2017年全國大學生FPGA創新設計邀請賽”期間舉辦的2017年中國FPGA技術創新應用高端論壇上,世界級的FPGA供應商與中國本土供應商第一次站在了同一個舞臺上,攜手推進高校學生在FPGA應用系統創新、處理器及FPGA設計與工程實踐能力,與會嘉賓紛紛就推動FPGA在中國的創新應用發表精彩演講。
賽靈思:產學結合助力中國集成電路人才的培養
賽靈思亞太區銷售高級總監林世兆表示:“如何幫助學生在畢業之后更快地進入工作的角色,幫助學生在塑造產品的同時進行創新是賽靈思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為此,賽靈思積極加入大學生計劃,幫助學生解決上述問題。以行業的應用與教學相結合,通過課程體系的改革,師資培訓,新工科建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等方式,助力中國集成電路人才的培養。同時,賽靈思還與學術界合作從端到云的學術圈先行者計劃。
紫光國芯:雛鷹計劃為國產FPGA發展添磚加瓦
深圳紫光同創電子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包朝偉主要介紹了紫光同創的“雛鷹計劃”,他表示“最近十年以來,FPGA的技術沒有根本性進步,目前全球的FPGA市場仍以傳統市場為主,但是行業門檻較高,形成了技術壟斷的局面。
可以說,技術壟斷,人才壟斷,資金投入門檻高是目前中國FPGA產業發展的三個主要瓶頸,但是,客觀因素決定中國必須將FPGA產業發展起來。”
目前紫光同創正在進行“高中低”密度全系列、多產品的全方位布局。紫光同創的FPGA產品特點主要是“不講究大而全、專注于個性化服務”,產品緊扣中國大陸通信、安全、工業等細分市場具體應用需求,做個性化差異化的產品特色,幫助中國FPGA用戶實現更優的系統級解決方案、提升用戶設備競爭力。
同時,包朝偉認為只有先了解中國的FPGA發展情況如何,才能知道如何為中國的FPGA產業做出貢獻。產業界不僅需要國家加大對FPGA自主創新技術的投入力度,保持持續支持發展,同時各個中國FPGA廠商聯合起來,以及中國工程師的支持,才能做大做強整個產業。為此,紫光同創推出了雛鷹計劃,積極支持各類大學競賽,增加與高校的交流,為大學生提供FPGA實踐平臺。
“未來紫光同創將與高校一起合作,實現產學研結合,更多地開展第三方機構合作,為未來的國產FPGA的發展添磚加瓦。“包朝偉強調。
安路科技:自主創新深耕細分市場拓展國產FPGA發展空間
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場與應用部副總經理陳利光在談到FPGA如何助力LED顯示行業創新時表示,安路科技專注于為客戶提供高集成度、高性價比的可編程邏輯器件(FPGA)、可編程系統級芯片、定制化可編程芯片,及相關軟件設計工具和創新系統解決方案。
目前已形成“Elf(精靈)系列CPLD、Eagle(獵鷹)系列低成本FPGA、Phoenix (鳳凰)系列高性能FPGA、集成處理器SOC FPGA、千萬門級FPGA IP”等三個系列二十余款芯片產品。
目前安路科技采取的產品市場策略是,自主創新,立足重點段FPGA市場,利用封裝引腳功能兼容設計、性價比優勢,提高差異化后發優勢,堅持應用導向,深耕行業應用。安路科技目前產品已覆蓋80%的重點低密度型號,尤其是在LED顯示屏、高清電視等應用領域。
此外,安路科技還堅持開拓面向國防、通信、智能監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應用領域的高端FPGA市場,以滿足國內的迫切需求,同時緊跟戰略合作伙伴核心需求,適度超前規劃,才能取得更好的發展。
對于中國FPGA產業的發展前景,陳利光表示,中國市場足夠大,能夠支撐中國FPGA多年的高速發展,同時國產化的強烈需求,以及云計算等新興應用的驅動,都會刺激未來國產FPGA市場的發展。
成都華微:向高端FPGA自主可控前行
成都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段清華在演講中表示,目前國內FPGA的水平與國外優勢廠商比較,還有不小的差距。中國公司要在FPGA領域取得進步,需用新產品、新技術帶給客戶更多的價值。中國FPGA企業需要在技術實力與全面市場開拓能力尚弱之際,以點帶面、找準定位,從特殊應用領域入手,以尋求合適發展的市場作為切入點,形成中國FPGA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成都華微以“提供‘信號處理與智能控制’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信息安全與自主可控’的‘核芯’動力 ”為產業發展方向,致力于成為國內可編程邏輯器件領域的技術引領者。
在段清華看來,本身FPGA的市場容量不大,從十年前的50億美元到現在并沒有太多的發展,傳統的通信市場作為FPGA最核心的市場,也是制約FPGA發展的原因之一。但是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等新興市場的出現,將是FPGA市場的未來,并推動市場規模不斷擴張。
那么國內FPGA企業該怎么做呢?
段清華表示,國內廠商應當加速特定市場的占領,盡快進入通信傳統市場,并在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發力。”國內FPGA廠商不僅需要分工,也需要協作,才能推動國內產業的發展。
熱點方向:加強技工藝關注新興領域推動FPGA
上海科技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哈亞軍教授在FPGA研究熱點淺談的演講中表示,FPGA研究的核心是架構,需要多種工具的支持,如果只有開發架構或者工具的應用的能力,是開發不出很好的產品。可以說,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
“FPGA主要的挑戰來自于低功耗,高能效,如何處理這些問題需要從工藝來著手。”哈亞軍表示,“未來,我們應當更多的關注物聯網等新興領域,以推動FPGA產業和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