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的大數據時代來臨,全球數據量平均每年翻一番,為跟隨社會的發(fā)展腳步,大數據技術已然滲透到各個行業(yè)領域。然而,大數據技術在提升工作效率以改變生活方式的同時,安全問題也隨之被暴露出來。
2018年1月3日,英特爾芯片漏洞事件曝光,風波瞬間席卷全球;1月17日,一對夫妻以9000元的打包價將學生信息倒賣給培訓機構;1月18日,蘇州某公司舉報稱,指紋解鎖存在驚天漏洞,僅用透明膠帶和導電筆經過一定步驟操作便可解鎖。這一件件信息暴露事件讓人觸目驚心,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中國消費者個人信息被暴露事件高達數百起,其中,消費者個人行為造成信息泄露的比例約占60%,由于其他因素導致信息泄露的比例約占40%,這個數據反映出的問題則極為惹人深思。
個人信息泄露有哪些危害?
在生活中,個人信息主要包括:姓名、住址、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碼、密碼、驗證碼以及其他各類實名制相關證件碼,細分下來,其涵蓋極廣。那么,這些信息又是如何泄露的呢?泄露之后存在哪些危害呢?
科技改變了時代,時代改變了生活。如今,你餓了卻不想動,有外賣;你想買東西卻不想動,有網購;你喝醉了開不了車,有代駕。在你享受生活便捷的同時,往往不經意的一個動作,都有可能導致你的信息泄露,比如,你叫完外賣,垃圾袋隨手一扔,而垃圾袋上還有你的手機號碼、姓名以及地址等信息,這也使得你的信息間接被泄露。
2017年10月,某女士點外賣就餐后不滿意,便給商戶差評,隨后兩天時間便接到了400多個騷擾電話;同年11月,有網友爆料稱,有人到去快遞店專門偷拍包裹單,然后騷擾用戶。此類事件,數不勝數,而以上的事件,僅僅是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遭遇,那么個人信息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據統計,個人信息的暴露,可能造成以下危害:
其一,部分不法商戶挪作商用,比如出售、推銷。而作為消費者,你將面臨電話騷擾、短信騷擾等危害。
其二,錢財損失。如果你的銀行卡以及手機密碼等信息泄露,便極有可能導致錢財損失。
其三,身體、精神傷害。當你的個人住址以及部分信息泄漏后,如果你和別人發(fā)生矛盾后,便有可能遭受恐嚇、毆打等傷害,此類事件在去年并不少見。
如何保證個人信息安全?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驚恐于信息安全的危害,是的,這并不是危言聳聽。在國外,消費者將個人信息看的極為重要,以華為與AT&T合作失敗一事來說,據業(yè)者分析,此事件失敗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美國政府害怕泄露相關數據,換句話說,美國不愿在數據安全方面冒險。但是在國內,近年來,街邊看到更多的則是某企業(yè)推出活動,掃碼送禮品,這是一種推銷手段,但是它卻極為巧妙的利用國人愛貪便宜的心思,籠絡用戶,但是在這背后我們更應該考慮的問題是,個人信息是否還安全,而不是它送的禮品是否有用。
面臨如此多“套路”,我們又該如何保證自身信息安全呢?小編總結了以下幾點:
其一,抵制誘惑,不貪便宜。除了那些常見的掃碼送禮品、網上免費夾娃娃等,只要是打著免費的旗號,你都應該考慮個人的信息安全問題,要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其二,形成保護個人信息的意識,養(yǎng)成好習慣。如果叫外賣、網購無法避免,那么一定要在外賣單與網購訂單扔掉之前及時將其毀掉,不給不法商戶可乘之機。
其三,文明上網,不注冊雜亂的賬號。隨著網絡的普及化,各種信息也是層出不窮,在面臨未知的注冊信息時,一定要及時了解其出處以及安全性,切忌隨意注冊使用。
當然,說了如此多,你只需要記住,任何事件只要涉及你的個人信息,你都需要考慮安全問題,這不僅是為自己負責,也是為社會負責。
熱炒的區(qū)塊鏈或將解決數據安全問題
大數據安全現在已經從公民上升至國家安全的關鍵組成部分。以最近熱炒的區(qū)塊鏈為例,部分企業(yè)已經嘗試將分布式數據庫與區(qū)塊鏈技術結合在一起,這意味著可以即時發(fā)現數據庫中的數據進出狀況,從而真正保障數據安全。
通俗點講,區(qū)塊鏈技術便是采取分布式功能,通過構建分布式數據庫系統和參與者共識協議,能夠保護數據的完整性。在區(qū)塊鏈時間戳功能中,所有進入過其中的信息都會留下痕跡,這也為后期查詢相關信息提供了便捷,間接保障了信息安全。
從移動互聯網到大數據、區(qū)塊鏈,當今時代,技術變化的潮流勢不可擋,值此背景之下,區(qū)塊鏈攜大數據來襲已成為必然趨勢。畢竟區(qū)塊鏈的可信任性、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正使得更多數據信息被釋放出來。
在這場大數據戰(zhàn)爭中,數據安全仍是重中之重,當區(qū)塊鏈擁有解決數據安全問題的潛力時,它已經成功了一半。且隨著數據量、數據種類的增多,企業(yè)由歷史數據分析漸漸過渡到基于多源、海量數據的實時分析。我們都知道商場如戰(zhàn)場,誰能在企業(yè)運營中做出快速、高效的分析決策,誰就能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以此不難推測出,區(qū)塊鏈技術或將成為未來各企業(yè)在數據安全方面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方向。
小結:
事實上,在數據、信息安全問題日益增多的趨勢下,國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2017年4月推出的《大數據安全標準化白皮書》等,但是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法商戶總會尋找漏洞以牟取暴利。然而,隨著區(qū)塊鏈技術越來越成熟,這種現象將會逐漸減少,數據安全問題也將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