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千方科技為代表的集成商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聲勢最大,千方科技主導建設的全球首條智能網聯汽車潮汐試驗道路在亦莊開發區啟動。此外,海康和大華主要設立投資公司,專注于汽車零配件生產;上海電科的市場跟隨策略主要以軟研究為主,同時參與上海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場的建設。
而在2018國際消費電子展(CES2018)上,海信首次進入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市場,對外展出了足以改變業內游戲規則的雙目立體車載相機,曲線介入無人駕駛領域。
這款雙目立體車載相機擁有當前業內汽車立體攝像頭所能支持的最長100米的精確探測距離,在弱光環境下此系統仍然可以穩定工作。前置雙目攝像鏡頭模仿人眼視覺的解決方案,克服了當前市場上單目攝像頭嚴重依賴訓練樣本數據庫,對障礙物只能實現有限類別識別并且測距不準的局限。
同時,搭載海信自主研發的先進算法,雙目立體相機可以實現對多種目標障礙物的準確定位和檢測,能更加迅速地實現對駕駛員的提醒、預警甚至是最終向汽車行駛單元發出數據指令并介入以避免事故發生。
它就像坐在汽車里的“第二駕駛員”,讓用戶隨時擁有一雙不知疲倦可隨時工作的“眼睛”,能隨時觀察前方車距、車速,并對前方可能發生的碰撞危險以及車道的偏離進行相關數據分析,距離碰撞發生進入2.5秒時,產品會進行初次警報,距離碰撞發生1秒時,產品會連續蜂鳴警報,而當車道發生偏離時產品也會發出警報。
海信集團首席科學家王志浩介紹,根據公安部交通安全局發布的信息,截至2016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9億輛,但其中使用了ADAS設備的不足10%,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在未來發展中,海信雙目立體車載相機將通過對大數據的收集分析,逐步實現向更加高級的人工智能領域的邁進,也將對汽車的安全駕駛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保障。
2017年7月,海信就預測:公共交通將最早應用無人駕駛技術,并表示基于海信在智能公交行業的實踐,隨著人工智能和公交車輔助駕駛、無人調度技術的成熟,公共交通將成為最有條件率先實現無人值守的行業。
海信在無人駕駛領域的布局看似較晚,但就目前形勢來看,整個行業還處于探索階段,未來必將成為交通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