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半導體超級周期持續, 我們 2017 年 3 月份提出的全球半導體超級周期體系:“硅片剪刀差” +“第四次硅含量提升” 得到充分驗證,并在持續加強,全球產業進展超過我們預期, 基于人工智能、汽車電子、物聯網、工業控制、 5G 通信等創新持續,從全球龍頭近期財報及展望來看,還將持續, 全球半導體產業第四次轉移大勢所趨,中國半導體產業崛起天時、地利、人和!
全球超級周期持續,“硅片剪刀差” +“第四次硅含量提升”!
“硅片剪刀差”是本輪半導體景氣周期核心驅動因素,愈演愈烈,缺口到2020 年! 我們自 2017 年 3 月份開始提出硅片剪刀差邏輯,半年后獲得整個產業鏈認可。從目前來看剪刀差將愈演愈大,硅片大廠 sumco 等 2018年報價提高,且 2019 年還會繼續漲價;第三大廠環球晶 2019 年產能被包完, 2020 年產能已有大單,剪刀差至少持續至 2020 年。硅片漲價最先傳導到前端制造環節,再依次傳導到后端制造的封裝和測試環節,看好存儲器、晶圓前端制造、易耗品,以存儲器為代表的通用型芯片將成為最受益品種。
2017-2022 年,全球半導體第四次硅含量提升。 從工業、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延伸到泛物聯網,此次創新以 AI 引領的高性能運算、物聯網、汽車電子、 5G 通訊等新型需求。這一輪提升周期中,數據是核心,存儲器是主要抓手。
中國半導體崛起: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全球超級景氣度周期,硅片剪刀差+第四次硅含量提升,摩爾定律放緩! 由硅片剪刀差推動的全球超級周期至少持續三年,而歷史上第一次疊加硅含量提升,汽車、人工智能、 5g、物聯網等給了國內企業更多新的機會,而摩爾定律放緩, 28/14nm 作為長期性價比節點有利于中國企業更長的時間窗口,縮小與領先者的距離!
地利:任何一次半導體產業轉移背后都是決戰大國市場縱深,此次中國半導體崛起本土作戰! 2016 年,中國大陸生產了 3.3 億臺電腦, 15 億臺智能手機, 1.8 億臺平板電腦, 占全球 80%以上,且第四次硅含量提升的消費市場主體是在中國本土!
人和:本土百萬半導體人才基礎+第三次回國潮!中國大陸高素質人才占比不斷提高,保障了充沛的人才供給。大陸僅研究生畢業就達到 60 萬人左右,其中理工科達到 40%以上,十年增長 5 倍;海外人才第三次回國浪潮,梁孟松 17 年到 smic 振奮人心,更多優秀海外人才回歸支持。
國家半導體大基金引領第二次產業大投入! 繼九零工程后第二次大投入, 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第一期 1400 億初顯成效,第二期規模有望在第一期基礎上繼續提升,并引領社會投資近萬億投資,瞄準細分核心產業做大做強,尤其探索以市場化的方式支持戰略性強、重資產和具有長遠發展前景的領域:存儲器、化合物半導體、特色工藝、先進工藝、 IoT 芯片、嵌入式 CPU、通信芯片、先進封測和一般裝備/材料。
深度擁抱芯片科技紅利,把握產業型成長機會! 國家戰略聚焦、龐大市場空間、產業資本支持,中國半導體產業黃金十年到來! 隨著大基金二期到來,地方資本有望進一步加大投入、加速布局,整體產業僅以線性變化測算成長有望達 5-10 倍。存儲、汽車、 IoT 及消費電子龐大市場空間推動芯片需求提升,國家戰略政策聚焦+產業資本支持驅動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從設計、制造、封裝到設備、材料,產業鏈上所有環節企業有望迎來產業型成長機會!
半導體板塊型配置重點推薦標的
設計: 兆易創新(停牌)、景嘉微、揚杰科技、紫光國芯、華燦光電、北京君正、中科曙光、中穎電子、富瀚微、圣邦股份;
制造: 三安光電、士蘭微(IDM);中芯國際(港股)、華虹半導體(港股);
設備: 北方華創、至純科技、晶盛機電、長川科技、精測電子;
材料: 晶瑞股份、鼎龍股份、江豐電子、南大光電、江化微;
封測: 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晶方科技;
最后,風險提示: 經濟景氣度不達預期;公司研發進度不達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