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3時許,證監會網站預披露信息顯示,富士康將于3月8日上會。
從2月9日預披露,到3月8日上會,1個月內,富士康走完了從預披露到上會的所有流程,而通常,這個流程最快也要七八個月。富士康神速上市,無疑為市場已如火如荼的“獨角獸”行情,再添上一把火。
實際上,這個周末,網易、百度、搜狗等互聯網公司大佬紛紛表示,如果條件允許,會擇機回歸A股。
“獨角獸”新政
A股IPO的流程通常是上報預披露、反饋、預披露更新、發審會、核發批文。其中花費時間較多的在預披露、反饋到預披露更新這個階段;基本上招股書預披露到上會需要七八個月的時間。
然而,富士康的上市過程卻打破了這一常規。2月1日,富士康報送審報稿,2月9日公布招股書申報稿和反饋意見;2月11日二次申報稿,2月22日招股說明書進入“預披露更新”狀態,3月8日上會,也就是說,1個月內,富士康走完了從預披露到上會的所有流程。監管部門對“獨角獸”開放的企業綠色通道非常快捷,政策支持力度可見一般。
而從最近的一系列事件來看,富士康并非個案。
春節前,上交所就指出,360重組上市成為滬市“新藍籌”行動標志性事件。
2月26日,新華社發文指出,中國資本市場的“BATJ夢”該圓了,指出資本市場將全方位擁抱這些新領域的優秀企業。只要能邁出關鍵一步,中國資本市場培育出自己的“BATJ”就不再只是夢想。
“獨角獸”上市元年
市場人士認為,富士康特批上市1個月就能完成,這對于其他觀望中的獨角獸們,如百度、京東等,是具有誘惑力的,2018年的A股,或將成為獨角獸上市元年。
2月28日,有報道稱,監管層對券商作出指導,包括生物科技、云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在內的四個行業若有“獨角獸”,立即向發行部報告,符合相關規定者可以實行“即報即審”。
更有報道稱,包括交易所在內的多個監管部門于近日赴京滬深等地調研高新技術企業,聽取云聯網、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生態環保等領域企業對資本市場更好服務創新創業的意見建議,調研內容多是了解企業的發展歷程和所掌握的核心科技技術,以及對接企業融資訴求,為推出的以發行上市制度改革為核心的監管新政奠定基礎。
3月4日早間有報道稱,證監會將啟動CDR的設計歡迎獨角獸們“回家”,第一批CDR名單已出爐。
“BATJ”回歸上市加速
A股的獨角獸新政最近成了熱點,上周最后兩個交易日,A股獨角獸概念股上演了漲停潮,富士康、小米、螞蟻金服等概念股表現搶眼。
招商證券指出,去年下半年以來,高質量發展被反復強調,要強化科技創新,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近期,資本市場政策風險亦出現明顯變化,證監會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一再加強,而近期“360借殼江南嘉捷”“富士康擬IPO”更是吸引投資者的眼球。
平安證券表示,由于云聯網、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興產業在初始階段均難以產生穩定的盈利,難以達到A股市場IPO當前的上市要求。也正因如此,如阿里、騰訊、新浪、百度等科技巨頭,都沒在A股上市。不過,資本市場對新興產業的支持無疑是經濟升級的重要手段。近期以來,無論是360的借殼回歸,還是對富士康IPO的特殊對待,或許都是監管層支持科技企業發展的一種嘗試,也對行業發展和投資者均形成利好。(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