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眉山市洪雅縣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老廠區,一根使用了20年的煙囪經爆破后倒下,堆煤場、燃煤鍋爐、火電機組也一并拆除。與此同時,在10公里外的公司新廠區,年產50萬噸元明粉生產線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全新生產線即將投產,采用機械熱壓縮蒸發技術替代燃煤鍋爐,企業每年可節約能耗成本1500萬元。
這是國網四川電力推進電能替代工作的一個縮影。隨著“政府補貼一點,企業付出一點,發電和電網企業讓利一點”政策的貫徹執行,四川電能替代社會參與度達到歷史最好水平,2017年全省替代電量達60.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77%。努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國網四川電力正在全力推進。
位于成都的電動汽車充電站。
眉山市洪雅縣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老廠區煙囪爆破現場
電能深度替代讓美好新生活綠色低碳起來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綠色優美的生產、生活環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奮斗目標。四川具有綠色可再生水電資源極其富足的能源資源稟賦,已建成聯通西北、華中、華東、華北四大區域電網、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運行的全國最大樞紐電網。對此,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堅持新發展理念,正積極以“再電氣化”為著力點,加快“三個一”格局構建,深化“兩個替代”,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電力需求,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助推美麗中國建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奠定堅實基礎。
再電氣化,簡而言之,就是從生產、消費環節,實現電能對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和新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推動再電氣化,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電力需求,是電網企業健康發展的使命和擔當。
據統計,2014年至今,四川電能替代技術領域從無到有,先后拓展了燃煤自備(電廠)替代、工業鍋爐、窯爐“煤改電”、機場橋載電源與地勤車輛“油改電”、電火鍋、電蓄冷、電動車、頁巖氣開采“油改電”等21個領域,實施電能替代電量共計168.91億千瓦時,折合標煤約560萬噸,分別減排二氧化碳約1450萬噸、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約9萬噸,其中燃煤自備(電廠)替代關停(壓減)燃煤裝機83.35萬千瓦,年替代電量32億千瓦時,基本實現“能替代全替代”。目前480.16蒸噸工業鍋爐正在實施“煤改電”,全部投運后年替代能力可達9億千瓦時。電火鍋餐飲店已達到8138家,年替代電量8億千瓦時,被中央媒體稱為“電能替代的四川味道”。
2017年,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完成電能替代電量46.56億千瓦時,為四川省大氣污染防治、節能減排和富余水電消納作出重大貢獻。
清潔能源輸出將優質資源“共享”到全國各地
四川作為清潔能源資源大省,將加快構建多元清潔能源供應體系,打造全國能源轉型升級的示范樣本。“十三五”期間,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計劃投資1000多億元,著力建設堅強智能四川電網,打造全國清潔能源基地。力爭到2020年,建成全國最大的優質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和能源輸送樞紐。
互聯網時代,共享經濟發展如火如荼。把四川的清潔能源輸出“共享”到全國各地,促進能源消費和經濟發展,在構建能源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成為一種新的“共享”經濟模式。截至2017年底,四川省發電總裝機達到9571萬千瓦,與英國、韓國接近。其中,水、風、光等清潔能源裝機占83%,2017年四川省清潔能源發電量3215.5億千瓦時,清潔能源裝機總量和發電量均居全國第一。四川全社會用電量達到創紀錄的220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96%,穩居全國第八、西部首位,標志著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再上新臺階。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負責人認為,實施“西電東送”、促進以四川為代表的西南水電開發利用是國家重要的戰略措施,尤其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可加快西部貧困地區水電資源優勢轉化,既是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促進民生改善,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際行動,又是落實生態文明發展要求,助力大氣污染防治,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具體舉措。
2017年,四川全口徑外送電量139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9%,連續4年外送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十二五”以來累計外送高達6200余億千瓦時,為我國打贏藍天保衛戰作出了重大貢獻。四川電網作為規模最大、運行最復雜的省級樞紐電網,通過8條超高壓交流、3條特高壓直流線路和1條500千伏直流線路與華東、華中、西北、西藏等電網相聯,輸送能力達3000萬千瓦左右,居全國第一。提前7個月投運的500千伏川渝第三通道工程,更是創造了電網建設新的“四川速度”。圍繞四川戰略部署,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全力推動“三個一”電力發展格局構建,抓好電力供應和清潔能源消納,服務脫貧攻堅“頭等大事”,為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提供了充足可靠、優質高效的電力能源保障。
服務新能源發展讓電動汽車方便快捷跑起來
電動汽車是經濟社會再電氣化的重要標志,以建立清潔低碳現代能源體系為目標的新一輪能源革命在全球蓬勃興起,四川正積極順應發展大勢,新能源汽車成為全省重點培育的產業。到2020年,全省汽車年產能將提升到400萬輛,汽車產業產值突破6000億元。目前,國家電網公司積極開展充換電基礎設為目標的新一輪能源革命在全球蓬勃興起,四川正積極順應發展大勢,新能源汽車成為全省重點培育的產業。到2020年,全省汽車年產能將提升到400萬輛,汽車產業產值突破6000億元。目前,國家電網公司積極開展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領先的中國充換電設施標準體系,力爭建成全球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集充電服務、出行服務、能源服務于一體的開放式智慧車聯網平臺,在促進電動汽車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近年來,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不斷加快電動汽車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建設,積極推動和服務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高速公路快速充電網絡初具規模,已建成投運24座高速城際直流快充站、23座城市直流快充站和143座分散交流慢充站,共計1107臺充電設備。快充設施覆蓋滬蓉高速四川段、成自瀘高速、成綿高速主要服務區,助力國家電網公司建成“九橫九縱兩環”快充網絡。城市“充電圈”覆蓋范圍不斷拓展,相繼建成1107個交直流充電樁,累計充電電量達4789萬千瓦時。電動汽車優質服務不斷深化,接入全省各方建設的充電樁近3000個,積極推廣“e充電”業務,在100個營業廳開通車聯網業務,形成覆蓋全省的服務網絡。
2020年,四川電動汽車保有量將達23.8萬輛,充電樁需求達27萬個。電動汽車產業正在蓬勃發展,產業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和全產業鏈的協調配合、共同努力。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積極與同行及相關方加強合作,共同推動我國電動汽車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