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北京郊區的高速公路檢查站,負責道路安全管理的警方正在測試全新的道路監控設備──采用人工智能技術的辨識鏡頭,可以辨識過往車輛中的車牌和乘客面部信息,并即時與犯罪嫌疑人的資料庫進行比對,一旦所辨識的臉部資訊與警方資料庫中的黑名單嫌疑人匹配,會在警方的監控畫面中出現紅色方框標記,并立即發出警告訊息。
此舉反映出中國政府正在應用新的技術提來提升安全性,此次北京警方測試的辨識鏡頭由 LLVision 公司研發。香港大學媒體研究部門中國媒體內容研究主管 David Bandurski 表示,中國政府的態度轉變非常快,技術已經成為了管理社會和政府執法中不可或缺的幫助。
LLVision 公司 CEO 吳斐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民眾不需要擔心個人隱私問題,因為政府是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來抓捕罪犯,將犯罪嫌疑人和逃犯繩之以法,我們應該相信政府。”
中國政府正在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和應用,本周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大會中,所有進入會場的參會人員都必須進行面部掃描,這是臉部辨識技術首次在中國最高等級的政治會議中使用。在此次會議中采用的臉部辨識技術可以在 2 秒內完成個別辨識,分析和對比臉部資訊,并與一個名為天網的犯罪訊息資料庫對比,該系統擁有全球的罪犯黑名單資訊。一些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中國政府一直在部署更先進的安全監控體系。采用的監控技術包括用于大規模人群監控的警用機器人,監控邊境地區的無人機和線上追蹤、辨識的人工智能系統。另外讀取手機資料的掃描儀、配置 AR 鏡頭的警犬都在測試中。最新的報告顯示,中國政府正在建立龐大的語音資料庫,提升語音辨識的能力。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