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當天,吉利汽車集團在海南三亞做了三件大事,一掃此前入股奔馳時“不受歡迎”的尷尬局面。
在湖北長江產業基金與吉利集團合辦的“新資本·新科技·汽車產業峰會”上,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約定吉利優先安排智能互聯網汽車等重大項目優先落戶湖北。
據了解,長江產業基金成立于2015年,是一支以母基金形式運營的產業促進平臺,資金重點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與循環經濟、航天航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截至2018年2月底,長江產業基金已經推動30多個重大產業項目落地,總投資超過3300億元,其中,百度智能駕駛產業園作為技術領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在湖北安家落戶。
第二件事:2018款吉利博越上市,性價比仍是殺手锏
博越是吉利在2016年首推的緊湊型SUV ,9—15萬的價格區間的配置,在同類型國產車(比如榮威、哈弗)中頗具殺傷力,上市兩年來累計銷量超過45萬輛,但已明顯出現發展瓶頸,每月銷量突破2萬輛都比較吃力。
因此,2018款博越的推出,是吉利想繼續提升其SUV 車型中江湖地位的舉措。新款博越推出了2.0L和1.8TD兩種排量、合計共9款車型,售價在9.88-15.98萬元之間。
此次升級,博越在造型、內飾方面僅做了微調,對內在配置進行了個別優化,其中首配吉利首發的GKUI吉客智能車載系統的主要賣點之一,后面我會詳細展開。新款博越在動力方面,2.0L與1.8DT兩款發動機將與6MT、澳大利亞DSI6速手自一體變速器搭配。
安全配置也是賣點之一,18款博越搭載了ACC智能自適應巡航系統、LDW主動偏航警示系統、城市預碰撞安全系統等主動安全配置,并采用了智能遠光燈、三維立體全系偵測系統等智能化配置。在行車、泊車、超車等過程中,對應的安全配置會通過閃燈或報警,進行安全提示。
因為沒有試駕,所以在車的性能體驗不足與缺陷沒法感知,這里我就不再展開,而重點要說的是第三件事。
第三件事:首發GKUI吉客生態互聯系統,拉來BATJ站臺
發布會當晚,吉利汽車研究院副院長沈子瑜花了大半時間來介紹吉利自主研發的互聯網車載系統GKUI,并分別請來阿里、騰訊、京東等戰略合作伙伴高管就其中的某一項功能合作“唱雙簧”。
1.科大訊飛的語音交互合作深化
在吉利GKUI推出前,曾在2010年底,推出了基于3G網絡的智能車載系統“G-Netlink”,在2016款博越中使用的就是G-Netlink 3.0A(包括吉利“帝豪”系),而彼時他們自己引用為傲的是嵌入了科大訊飛智能語音交互系統,“你好,博越”成為啟口令,可以在導航、娛樂媒體播放、車內配飾調節等功能上進行輔助。
而GKUI的推出,在語音識別上基于與科大訊飛進行深度合作,突破點是取消了“你好,博越”的呆板口令,加強了語義分析能力,比如駕駛中說道“天氣有點熱、天氣非常熱”等指令后,語意識別交互系統會根據形容詞的差異,進行空調不同程度的溫差調節。
2.高德地圖賬戶互通,騰訊地圖突出社交,百度地圖側重海外
在地圖方面,高德地圖將在博越GKUI首發2.7.8版本,其具備路線選擇、三維導航、車輛限行提示、沿途搜等功能,同時同步GID和高德地圖賬號。與百度地圖合作開發的最新地圖則包含了全球209個國家和地區,同時支持中英雙語,將在6月份首發于GKUI。與騰訊地圖合作則體現了社交方面的差異,讓其可以現實行程途徑并自動生成旅行圖發在朋友圈。
3.綁定微信支付與支付寶,可實現停車費自動扣款
如果是室內地下室停車,傳統的繳費方式是在柵欄處進行停車、繳費,這個過程最快也需要10秒,而GKUI是以高速公路收費站的“ETC”形式,車主綁定支付寶或微信實現小額無密碼自動支付。目前與其合作的全國的智能停車場已經達到5000家,年底預計將達到1萬家。
4.與京東智能冰箱打通,語音下單購物
博越車主的GKUI賬戶與京東賬戶同樣可以實現互通,其官方展示的購物場景,可以通過車載系統屏幕連線京東智慧冰箱,監控冰箱內的食材情況,提示補給購買。行車中,可以通過語音方式,在京東賬戶上進行下單購買,生鮮品類實現30分鐘送貨上門。
5.車內娛樂,緊抱騰訊、喜馬拉雅大腿
GKUI配備的“伴聽”應用與騰訊旗下的數字音樂內容及服務整合商愛聽卓樂展開合作,已拿下了800萬首版權音樂。同時,在個人電臺娛樂節目方面,交給喜馬拉雅做深度開發。
GKUI看上去很美,卻有“華而不實”之處
比如,GKUI的與騰訊地圖合作的位置社交,基于多點位置,手機與車屏同步定位是能實現各方位移動實況監測,但前提是大家都要用博越的車或者安裝了GKUI,即便如此,該功能也只是導航輔助,并沒有實質的高頻社交互動。
再看,GKUI打通京東智能冰箱的功能,本身在線購物需要進行一個篩選、比價、查評的過程,這么就能在上車前一兩句話就做了購物決策?充話費、水電煤交費這樣的服務除外。
事實上,不僅是吉利這樣的整車廠商在發力智能互聯車載系統,BAT也在進行這方面布局,其中百度除了CarLife外,傾向自主研發無人駕駛方向切入,阿里與上汽合作在榮威RX5的“斑馬”身上落地,去年年底又與福特合作推進AliOS試水。
國產車中,奔騰D-Life、奇瑞Cloudrive等也在為自己的智能汽車博取一席之地。只是此次,吉利的GKUI尺度更大些,造勢更猛些。效果如何,我們還不能蓋棺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