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格力發布了2017年年度財報。年報顯示,格力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482.8億元,同比增長36.92%;凈利潤也達到224億元,同比增長37%。扣非后格力的凈利潤也高達211.7億元,同比增長35.33%。基本每股收益3.72元。
作為一個幾乎年年分紅的公司(過去十多年,只有2006年不分紅),格力一直受到投資者的熱捧,但在今年,他們卻宣布,不分紅。這引致了一些投資者的非議。官方財報表示,公司從實際經營情況出發,為滿足資本性支出需求,保持財務穩健性和自主性,增強抵御風險能力,實現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更好地維護全體股東的長遠利益,公司 2017 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不實施送股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
至于留存的這些資金的用途,官方表示:根據 2018 年經營計劃和遠期產業規劃,公司預計未來在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資本性支出較大,為謀求公司長遠發展及股東長期利益,公司需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公司留存資金將用于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以及智能裝備、智能家電、集成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這不是董小姐第一次的驚人之舉。
在之前,董小姐也曾想過斥資收購珠海銀隆,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但最后未果。而在這個中美貿易戰和中興事件的敏感時刻,格力和很多廠商一樣,在這個時刻強調加碼集成電路,她究竟在在打什么算盤?
但其實這嚴格意義來說,并不算格力蹭熱點。在去年,格力就已經成立了微電子部門,計劃打造自有的芯片。
根據格力介紹,格力微電子部門隸屬于格力通信技術研究院,是董明珠董事長直屬領導的研發單位,團隊成員全部來自于業內知名企業的資深工程師,與海外著名大學、 世界知名 IP 設計公司等有著長期的研發合作關系。
微電子部門立足于格力千億家用電器市場,著重智能家居,物聯網,處理器及高級安全 SoC 的芯片研發,全速推進格力多元化布局,致力于行業領導地位。 微電子部門現有數字前端、數字后端、模擬設計、版圖設計、硬件設計、軟件設計及功率器件設計等覆蓋整個芯片設計所有環節的完整研發團隊,研發人員全部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超過 80%來自985/211 大學。
而根據他們去年的招聘信息,格力招聘的職位除了數字工程師和模擬工程師這些傳統職位外,他們還打算招聘功率半導體研發工程師。
作為一個主力做空調(2017年營收1234.1億元,占比83.22%,較2016年增長40.1%,),做手機也需要強賣的廠商來說,加碼集成電路是否足夠明智?另外,智能家居、物聯網、處理器和高級安全SoC,還有功率半導體,董明珠的彈藥庫足夠充足嗎?
在十幾年前,摩托羅拉、飛利浦、東芝和NEC這些公司,不但做終端,同時也做集成電路產品,但經過了多年的發展,他們還是將半導體相關業務剝離,獨立運營。但最近幾年,國內的一些終端廠商開始往上游拓展。甚至連做地產的也說要做芯片,這種操作實在讓人看不懂。
回到格力這件事,微博知名用戶曹山石針對格力給出了他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