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中國手機和電視機制造商小米公司,已經向香港聯交所提出了上市申請,目前正在和機構投資人密切溝通的過程中。近日,美國權威媒體報道小米已經把公司估值調低到了800億美元到900億美元。
據外媒分析,有兩個原因可能導致小米降低估值,其中包括對公司自己的定位和業務現狀不符合,過度樂觀等。
之前,彭博社等許多媒體報道,小米公司上市過程中期待的估值是1000億美元。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小米已經調低了估值。
據悉,如果順利,小米股票有可能在五月或六月在港交所掛牌交易,小米的許多早期員工也將變成富翁。
美國《財富》網站對于小米為何調低估值進行了分析,據稱有兩個原因:
過度樂觀
財富網站指出,小米公司對于自身的1000億美元估值,遭到了外界一些批評,即對自身發展過度樂觀,實際上,小米九成的收入來自于銷售硬件產品。
外媒指出,小米在中國或全球為外界所知,是由于其制造銷售的安卓手機。不過,小米把自己標榜為一家屬于阿里巴巴、騰訊等陣營的互聯網公司。
財富網站指出,小米自己的定位和該公司業務的真實狀況并不符合,至少是目前。
小米仍然需要說服投資人,該公司能夠把手機銷量轉變為其他服務的巨大利潤,即類似蘋果的業務模式。
小米公司主要的電子硬件產品是手機和電視機。小米公司的官網也銷售大量的家用電子產品,許多產品來自于小米公司投資的外部硬件公司。
小米向這些持股的外部硬件公司提供了營銷資源協助,這也使得外界對于小米公司到底生產哪些硬件產生了誤解。之前,小米掌門人雷軍也對于本公司的硬件產品范圍進行過澄清,表示所銷售的一些家用電子產品來自于外部公司,小米并未展開如此大規模的硬件多元化。
科技股市場狀況
財富網站分析稱,導致小米縮減估值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科技公司股票今年的低迷狀況。
美國貝爾斯登研究公司的一位分析師對媒體表示,小米新調整的估值目標和“互聯網公司估值”更加一致,但是“仍然遠遠高于硬件公司估值”。
需要指出的是,硬件廠商通過硬件存量用戶開拓互聯網服務或是媒體內容服務,這種商業模式過去幾十年在科技行業內早已經司空見慣。比如亞馬遜低價銷售Kindle閱讀器,而通過后續的數字圖書等產品來獲取利潤。
過去,蘋果推出各種軟件和服務的唯一目的,就是擴大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硬件產品的銷量,如今隨著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進入了長期下滑通道,蘋果開始將服務作為重要的收入來源,先后推出了蘋果音樂、蘋果新聞、蘋果支付等服務,但是蘋果從來并未外標榜自己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蘋果也不是行業公認的全球四大網絡巨頭之一(FANG)。(來源:騰訊科技 綜合: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