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五大硅晶圓供貨商包括日本Shin-Etsu信越(市占率28%)、日本SUMCO勝高(市占率25%),臺灣Global Wafers環球晶圓(市占率17%)、德國Silitronic(市占率15%)、韓國SK Siltron(市占率9%)的總銷售額87億美元,較2016年前五大供應商的銷售額64億美元成長36%。前五大廠商占有全球94%市場份額,較2016年的93%增加一個百分點,市場集中度進一步加劇。
由排行榜可以直觀的看到,海外基本壟斷了硅晶圓的供應,上游晶圓硅片材料卡位中國的格局還難以破解。
全球硅晶圓持續缺貨,將成為半導體廠營運成長瓶頸。但是硅晶圓廠卻是賺得盆滿缽滿。
一、Shin-Etsu信越
信越日前公布2017財年(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財報,因硅晶圓需求持續維持高水準、產品調漲價格,2017財年半導體硅晶圓事業部營收3084億日元,較2016財年增長22.1%,營業利潤為930億日元,較2016年財年激增66.0%。調整為2017年度半導體硅晶圓事業部營收為2917億日元,營業利潤為825億日元。
信越作為全球硅晶圓的最大供應商,于1967年開始設立信越半導體部門,專門提供半導體硅晶圓。目前雖然沒有擴產計劃,但是內部產品有調整,開始供應10納米級以下硅晶圓,這將為信越帶來更佳的業績。
二、SUMCO勝高
SUMCO的2017年度營收為2606億日元,較2016年度增長23.3%;營業利潤為421億日元,較2016年度增長200%;凈利潤為322億日元,較2016年度增長310%。報告還顯示,公司有75%的營收來自海外市場。
同時,為了應對硅片缺貨問題,2017年8月8日宣布,在旗下伊萬里(Imari)工廠投入436億日元進行增產,目標在2019年上半年將該廠的12寸硅晶圓月產能提高11萬片。
三、Global Wafers環球晶圓
環球晶圓由于并購成功SunEdison致使營收、利潤爆長。2017年度營收為新臺幣46213億元,較2016年度增長151%;營業利潤為新臺幣7413億元,較2016財年增長438%;凈利潤為新臺幣5300億元,較2016財年增長464%。
環球晶圓是中美矽晶的子公司,2008 年收購美商 GlobiTech,2012年收購通過前身為東芝陶瓷的CovalentMaterials(現為CoorsTek)的半導體晶圓業務,2016年7月完成收購丹麥Topsil 半導體業務,12月完成收購SunEdison Semiconductor,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硅晶圓供貨商。
2017年公司宣布兩項投資計劃,對旗下日本GWJ的兩座工廠進行擴產,總投資金額85億日元:1、到(2020年底對新瀉工廠投資約80億日圓,計劃將12寸硅晶圓月產能自現行的20萬片提高1成以上;2、2019年底對關川工廠投資5億日圓,計劃增設一條SOI 硅晶圓生產線,將現有SOI晶圓月產量3000片擴增至約1萬片的規模。
四、Siltronic世創
世創2017年度營收為11.8億歐元,較2016年度增長26%;凈利潤為1.9億歐元,較2016年度增長21倍。
世創的前身是WACKER的一個業務部門,是全球硅片的主要提供商;目前在德國、美國、新加有生產據點,主要生產200毫米、300毫米硅晶圓。
五、SK Siltron
SK Siltron公司2017年的營收為9000億韓元,較2016年增長8%。
SK Siltron的前身是LG Siltron,是LG旗下硅晶圓生產版塊。SK集團于2017年1月份收購了LGSiltron51%的股份,2017年初SK控股收購LG Siltron,8月更名為SK Siltron。SK集團實現半導體業務的垂直整合。
六、其他
合晶科技在鄭州新建的工廠一期將于2018年第三季投產,規劃月產能為200毫米硅晶圓20萬片。并將規劃二期,月產能為300毫米硅晶圓25萬片,同時有產外延片9萬片。
Okmetic于2016年被中國上海硅產業投資有限公司(NSIG)全資收購,2017年宣布投資4000萬歐元進行擴產,將提升C-SOI硅晶圓產量,預計2018年年底完成。
七、中國硅晶圓情況
上海新陽參股的大硅片公司上海新昇自2017年第二季度已經有擋片、空片等測試片的銷售,正片驗證的主要客戶有中芯國際、上海華力微電子和武漢新芯。預計到2018年,產能為10萬片,2019年實現月產能20萬片,2020年底實現月產能30萬片。
重慶超硅的8寸硅片已經供不應求,正在加緊安裝機臺,以便從目前的4萬片擴充至年底的10萬片規模;12寸目前已經在廠商驗證,計劃年底形成25000片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