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是5G從標準化走向預商用化的元年,按規劃,5G第一版國際標準將在6月完成。據賽迪顧問發布的《2018年中國5G產業與應用發展白皮書》顯示,我國5G在標準研發上正逐漸成為全球領跑者,預計2026年我國5G產業總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15萬億元,投資風口正逐漸形成。長城基金研究部總經理何以廣表示,5G技術的不斷成熟,能夠滿足智能制造、自動駕駛等行業應用的特定需求,拓寬融合產業的發展空間,對智能產業發展將是一大利好。
業內專家認為,未來5G正式商用后,除了會使通信業進入新一輪發展期外,還將帶動車聯網、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家居智能化、安防等多個規模萬億級別的新興產業,進而推動智能時代全行業的快速成長。
在大盤持續震蕩的大環境下,智能產業云集的“獨角獸”概念指數的市場表現卻十分搶眼。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8日,“獨角獸”概念指數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18.34%,近三個月上漲幅度更是高達29.90%,同期滬深300指數今年以來和近三個月漲幅分別為-3.17%、-1.61%。
當下布局智能產業,可謂正逢其時。在此背景下,長城基金順勢而為,于近日啟動發行長城智能產業靈活配置混合基金。據了解,該基金將主要投資于智能產業,包括計算機、通信、電子等信息行業中,在芯片、大數據、云計算、機器學習、圖像語音識別等領域提供人工智能軟硬件技術及應用支持的公司及傳統產業升級領域的公司,分享未來智能產業帶來的經濟紅利。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和公司主動投資管理能力的信心,長城基金公司將使用自有資金認購長城智能產業基金1000萬,并承諾持有至少三年,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何以廣將跟投100萬,公司員工也將集體跟投。
何以廣非常看好未來中國智能產業領域的投資機會。他表示,以5G、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智能產業有技術密集的特點,有創造力及核心優勢的企業具備長期投資價值。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增長速度最快的智能產業市場,產業配套成熟,具備全球競爭優勢;同時也擁有規模最大的用戶群體,未來的市場空間巨大。目前,資本市場已經為境內外100多家“獨角獸”企業A股上市開辟了綠色通道,智能產業正在迎來“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