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科24日舉辦業績發表會,總經理顧立荊表示,現在 MLCC 訂單交期已經拉長到 6 個月,而上游的設備廠,交期更已經拉到 2020 年。根據分析,全世界前三大被動元件廠在十年之后,以現在產能來看,給汽車用都不夠,如被動元件需求現在逐年增加,再以每年 10% 成長趨勢,到 2025 年都還會再缺貨。
顧立荊在會中強調,被動元件就是在儲存能量,就像人身體上的細胞與脂肪,看似沒有所謂功能,但卻有非常重要存在,強調被動元件過去一直被市場低估,但在任何電子產業里,重要性不亞于其他產業,而被動元件價格今日不斷攀漲,只是回歸正軌,并說價格“不是今日太高”,而是“昨日價格太低。”
顧立荊進一步說明,被動元件量很大,但成本低,占的成本小,只要市場有缺貨或供給不足現象時,無論是一顆積層陶瓷電容 (MLCC),還是一顆電容或電阻,都缺一不可。
被動元件 MLCC 缺貨狀況何時能解,是目前電子產業最關心的問題,顧立荊表示,現在 MLCC 的交期已達 6 個月,設備交期已經拉長到 2020 年,缺貨狀況就有如看不到隧道的盡頭。
顧立荊指出,造成現在被動元件缺貨的狀況,主要是因為包括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功能提升,帶動被動需求增加,另外車電、LED 照明、5G通信應用及物聯網等,也推需求成長,進而導致供不應求。
顧立荊表示,被動元件接下來會因各式電子產品需求增加,也持續增加,其中,尤以汽車產業需求,一旦電子化,主動、被動元件都會相對增加。以被動元件來看,傳統汽車被動元件需求一輛約1000顆,隨著汽車電子化增加,現在每臺約需要 3000-5000 顆被動元件,電動車需求量更高,每臺超過 10000 顆,這就是日系被動大廠紛紛將產能轉向的主因,不排除未來全球前 3 大被動廠的產能,也很難滿足車電需求。未來十年所有汽車產業會逐步走向電動化情況下,對于被動元件的需求也會逐年增加。
顧立荊也指出,華新科從 2013 年至 2017 年這 5 年月營收來看,在被動元件不缺料時,都呈現逐月成長,每年營收、毛利率也都持續增加,顯示華新科對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成本控制良好。
最后,被問及被動元件缺口多大時,顧立荊表示“無法估計”,但除汽車電子化趨勢外,接下來還有 5G 市場、LED 照明市場等,對被動元件產業的影響傳輸速度變快,也就是傳輸距離會愈短,轉繼站要更多,強調只要是電子化的產品,都會需要被動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