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忙碌了一天的人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里,當然希望家電們能更“懂人”:提前調節好室內的溫度,自動開啟熱水器準備好洗澡水,甚至無需動手,就能品嘗一份豐盛有營養的晚餐……智能家居,為忙碌的現代人減輕生活壓力,方便、快捷,實用!
安裝一套智能家居系統是一個超前的選擇,在未來智能家居將會十分普遍。那么,在更換智能家居前,普通家用電器要如何處置?現在更換是否合適?
對此,我們建議大家首先了解一下普通家電與智能家居的壽命周期,并對家里的家電進行排查,把超齡家電羅列出來,匹配相應的智能家居單品,以點帶面,逐步實現智能家居新生活。
超齡家電危害大
在國內,普遍家用電器一般是壞了先修,實在不能修了才更換。要知道,家用電器的時常并非全因部件損壞,修一修就能好;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電器已經超出使用期限,實則“退休”并非“下崗”。
電器超年限使用很可能帶來健康和安全隱患。具體來說,超齡空調存在兩大隱患,一是外機支架因為長期暴露室外,易腐蝕、生銹,發生松動彎曲現象,存在安全隱患;二是長期未進行保養清潔的空調,容易滋生細菌,進而傳播病毒,影響家庭健康。
超齡的冰箱,其制冷效果及電氣絕緣功能下降,不僅影響食材新鮮度,增加用電量,還可能帶來觸電風險。超齡的洗衣機,可能出現漏水、漏電、機身發熱等問題。尤其在高溫天氣下,長時間使用會增加自燃的可能性。而超齡的熱水器,其內部加熱管表面容易產生水垢,使得熱量散發效率降低,增加產品的用電量。倘若水垢繼續累積,就極易壓爆加熱管,增加觸電的危險。
當電視機常出現圖像不清晰、畫面顫抖等情況,這意味著電視機已超出服役年齡。超齡的電視機,內部的顯像管元器件已經老化,電磁輻射也會隨之而來,經常接收電磁輻射將對人體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超齡電視一旦遇到碰撞、驟冷、驟熱等強烈碰撞,還可能引起爆炸,危及生命安全。
超齡家居隱患多多,要如何避免以上安全事故呢?最簡單的是,按照產品說明書上的使用年限,判斷產品是否超期服役。其次,觀察家電運轉聲音是否過大、機身是否顫抖、耗電量是否增加,這三點都是家電超齡的典型特征。當發現超齡家電,需要盡早更換,保障家人今后的日常使用安全。
智能家居壽命周期更長
智能家居作為未來家居的理想形態,使用期限比普通家電的更長,且具備實時監控、自動維護等功能,全面為家居安全保駕護航。從下表可知,家用電器在使用8~10年后就開始步入報廢期,而智能家居的質保期起步就是10年以上。
智能家居的使用期限均比普通家電長3~5年,主要原因是家居布線系統的質保期為15年。這個期限之內,整個智能家居系統更像一個自動調節的“生態系統”,可以對使用中的電子產品進行實時監控,并告知用戶各自的使用情況,用戶可酌情調整到最佳的使用狀態,保障產品的正常運行。
而當某個產品發生故障,智能系統會自動進行初步診斷、維修;對系統無法自動修復的硬件部分,會把問題信息上傳至用戶中心,聯系廠商進行現場維護,第一時間解決家居產品的故障,排除安全隱患。
此外,得益于生產技術的不斷升級,目前的智能家居產品在研發中更重視產品的實用性、節能性和使用壽命。就拿智能照明系統來說,通常能使光源壽命延長2~4倍,不僅節省大量光源,而且大大減少更換光源的工作量,有效地降低了照明系統的運行費用,同時也免去處理廢舊光源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小結
總的來說,與過期的食品吃了會引起身體不適一樣,使用超齡家電引起爆炸、漏電等事故,也屬于常理之內。要避免這些安全事故,就需要關注家電的安全使用期限以及使用操作。與此同時,象征著更智慧、更便捷、更安全的智能家居漸行漸近,我們也盼望著它的全面到來,以強大的安全防護能力作為基石,開啟新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