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老羅又打臉了……
不過這次不是手機,而是號稱革命性產品的TNT。IT之家發現,近期羅永浩似乎刪除了TNT相關微博,這兩個月來已經很少聽到羅永浩提起這款產品。
目前,羅永浩微博僅存少量與TNT有關的內容,這些內容只停留在堅果TNT發布后的一兩個周,此后再沒有過多的涉及。此前有消息稱,錘子官網上有關TNT的預約頁面已經由全款預約改為到貨通知。京東上有關堅果TNT的內容也已經搜索不到。
現在,至少老羅已經打了自己“我從來不刪微博”言論的臉。講真,自從進入手機圈以來,老羅的打臉梗已經越來越純熟了。
T1發布后老羅豪言“如果低于2500元,我是你孫子。”但是到了2014年10月27日,錘子科技官宣T1從上市的3000元降至1980元起;“水粉色系列就是臭土鱉喜歡的顏色。”后來,堅果手機為了迎合年輕消費者,配色全是粉嫩系……
自信是好事,但是毫無根據的自信心爆棚就有點招黑了。這不,在TNT發布會上,老羅還曾信誓旦旦地宣稱:“5月15號之后,失去靈魂的蘋果會瘋狂地抄襲我們……”
時間才剛剛過去兩個月,不僅蘋果沒有抄襲,TNT反而進入了生存窘境——老板都絕口不提了,這個對比可是有點強烈。
在這方面的反例是“大嘴”余承東,他與羅永浩可以說是手機界的最強“吹牛”雙壁,但是不同之處在于,在余承東的帶領下華為手機已經成為全球前三,并保持較高增長,獨家技術也是風生水起,人家吹的牛都圓回來了。而相比之下,老羅吹下的牛X則多次打自己的臉,這就有點讓用戶們看不上,甚至不信任、心生反感了。
就這一點來說,羅永浩也是很佩服華為的。
在今年6月份的京東錘子科技專場直播上,羅永浩稱只有華為(榮耀)的GPU Turbo是獨家的,不僅其他的都不行,而且在座的(也不行),都是供應商供的,它們(指手機廠商)在哪裝什么孫子?我們(指手機廠商)都是方案整合商!
很明顯,自家剛剛推出的TNT也在所說之列,但就在一個多月之前,老羅不還說TNT是革命性的、能改變世界的產品么?怎么這會兒又沒啥獨家技術了?
這只能說明老羅還是有一點點自知之明的。
TNT有多少技術含量?簡單來說,TNT的技術含量是有的,但沒有一家是錘子的。
首先是操作系統,TNT是安卓系統,華碩手機平板筆記本合一算這個思路的極致,諾基亞、三星也有嘗試。但是,這些嘗試都失敗了。因為要辦公,就要考慮Windows的兼容,不兼容的沒法用,第三方應用和網站都是基于桌面X86的Windows設計。其他平臺和指令集不能100%兼容。
其次是語音識別。TNT采用的是科大訊飛的輸入技術,但這個技術在大量輸入文字的情況下,錯誤率有點高,普通話對話都有5%的錯誤,而且一旦出錯必須退回修改,流暢度很低。
是不是想起了發布會當天老羅的吶喊:安靜,吵到我用TNT了?這起碼說明了TNT在使用場景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嘈雜的環境絕對不能用TNT;但另一個問題是,安靜的辦公室環境難道就能用TNT了?相信就算老板答應,鄰桌同事的板磚也不答應吧。
再次,辦公軟件兼容問題。現在設計公司的文員也要偶爾要有PS和AI cdr等,建筑、服裝公司互相要交流cad,不知845+ARM上能使用多少呢,之前惠普出的835本子已經基本涼涼,錘子的生態圈子的技術儲存有多少呢?要知道,辦公可不只是只有office這一種需求。
最后,TNT本身就不是什么尖端科技。有網友就TNT的炫酷功能在自己的電腦上進行了演示,結果發現Windows其實早已預裝了TNT的大部分功能:第一步插入麥克風,第二步開啟語音識別功能,跟著操作設置好麥克風,然后就可以開開心心的用語音辦公了。
而且,和錘子TNT需要按壓一下屏幕才能輸入語音命令不一樣,windows系統中的語音識別完全不需要額外操作,只需對著電腦麥克風說出對應的指令就好,系統會自動識別并執行命令。
有沒有一種實力配不上野心的感覺?
但其實這也是難為老羅了,在手機廠商紛紛以嚇人技術恐嚇用戶的當下,錘子如果拿不出有亮點的產品還怎么立足?還怎么彰顯一個科技企業的存在感?只不過這種過度營銷確實打了自己的臉,用戶的信任正在一步步被“吹牛”消費光。
不過,老道認為這也不能全怪老羅,從英語講師到錘科創始人,半路出家頂著巨大的壓力與社會關注,但創辦企業以來6年時間已經過去,錘子還沒有真正實現盈利,還在靠投資人的資金過活。常規的手機產品已經很難從華米Ov的圍剿中出位,博眼球的TNT就勢在必行了,如果投資人都對錘子不感冒了,還談什么生存?
至于用戶的反應如何,還是先過了眼下這道坎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