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在由芯原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舉辦的“青城山中國IC生態高峰論壇”上,成都市副市長范毅表示,在本次峰會的前一天晚上(19日),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與格芯(Global Foundries,格羅方德)公司高層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格芯表示,將堅定在成都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決心與信心,并決定加大、加快在成都的FD-SOI產業投資。
以上表態,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業界對于前不久格芯更換CEO以來,對該公司是否還會大力發展,特別是在成都進一步推進FD-SOI的疑慮。
據悉,在成都高新西區,格羅方德的廠房已經全部建成,且標準非常高,格羅方德現在通過領導層的研究,要加快FD-SOI產線的建設以及投產的步伐。在成都,集成電路之所以有這樣好的發展形勢,政府重視是一個方面,還有企業的支持,還有一點就是成都有著發展集成電路的好的生態環境,值得一提的就是人才儲備,人才的培養,如電子科技大學,還有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以及工業學院、理工學院,都培養了一大批電子信息,包括集成電路的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力的人才保障。
成都為什么吸引Global Foundries
據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李偉介紹,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主要優勢體現在幾個方面,第一個高品質的建設,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叫做“兩帶六道十點七片三十六公園群”,“兩帶”為兩條帶狀的城市公園,“六道”為六條景觀大道,十點為十個門戶節點和中心結點,七片為特色活力區,公園群為36個城市公園。
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第二個優勢就是產業基礎非常雄厚,2017年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總的規模是是5800億,其中功能區的整個規模是3200億,占到了成都市的55%,主要的規模聚集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網絡通訊、新經濟等方面,其中聚集了很多龍頭企業和高成長企業,包括格羅方德,英特爾,京東方等企業,產值規模在中西部居于前列。還有一個優勢,我們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創新資源非常豐富,功能區我們目前在現有的區域范圍內我們有19所高校,在校大學生有25萬,占到成都市的33%,科研機構有249個,國家的科研機構有29個。
SOI產業聯盟看好汽車電子
本次“青城山中國IC生態高峰論壇”的主題是“打造智慧汽車電子產業鏈”。相關議題都是圍繞著汽車電子展開的。
對于SOI技術在汽車電子領域的應用,SOI產業聯盟董事長及執行董事Carlos Mazure表示,當今,在汽車當中有很多應用都會涉及到SOI,比如信息娛樂、網絡還有傳動系統、高級駕輔系統,還有互聯等等,這都是會用到SOI的。
SOI也在隨著汽車電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我們每輛汽車當中平均有100平方毫米的SOI面積,SOI在汽車領域當中運用越來越多,如28FD-SOI,還有22FD-SOI,都已經進入汽車應用當中,包括信息娛樂、ADAS系統,還有動力傳動系統等。
汽車在推動邊緣計算和分布式AI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汽車來說,如果沒有得到這方面的條件,實現相關的技術是不太可能的。需要有智能化,在汽車這邊也要有這些計算的單位,在世界各地我們有這樣的實踐,使得不同的元素能夠積聚,使世界各地的整個生態圈來做決策,不停的改變和調整平臺。
我們實現的是軟聯盟,實現各方的利益,我們這方面做得比較成功,在今年4月份,我們在硅谷有機會邀請了奧迪給我們做主題演講。是FD-SOI的一個論壇,對他們來說,他們感覺是特別熟悉的,他們傳達出的主要信息,供電的預算是主要的限制,這個因素對車內所有的電子設備來說,供電是一個主要需要突破的障礙。他們甚至想要減少這些計算單元,以便節省電源,所以他們提出了一個三層的架構,包括很多計算,很多智能,很多分析,在感應器和執行器方面層次方面都是如此。
汽車的ICU方面也是一樣。從這些ICU將信息傳送到云端,這些都是可以在ICU級別進行管理的,在這個節點層級也是可以管理的。
關于自動駕駛,還有汽車的智能化,我們必須要面臨另外一個改革,就是改變商業模型,因為一方面是讓車對于駕駛員和乘客都更加安全方便,但是車本身就是一個集不同科技于一身的技術,要實現基于高科技的轉移,在這方面需要很多的應用和創新,還需要有移動的更好的互聯。這樣他就會讓車主還有乘客都更加的獨立,這方面有很大的潛力要挖,讓車成為一個駕駛和創新的一個基礎平臺。
從奧迪的演講者得到了很重要的信息,是要實現低耗能,這是唯一的實現相關需求,實現奧迪的功能,同時保持較低的電耗預算,這個雙重目標的途徑。
在歐洲有一個特別大的工程,預算達到了一億歐元,非常重要的項目,可以看到這是涉及到歐洲整個生態圈每一個環節的大項目,他向很多公司開放,條件是要有一個在歐洲這邊的中心存在。另外是一個生態系統的項目,這個主要是解決5G的連接問題,這也是與汽車相關的,因為強有力的互聯互通,汽車智能,城市都是需要5G進行互聯,將網絡納入到車輛的應用當中,在歐洲有特別強大的預算支持5G的生態系統。
格芯的AutoPro和22FDX方案
對于SOI在汽車電子當中的應用,來自格芯的Mark Granger表示,在當今的汽車上,有各種各樣的感應器,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商業機會,對于格芯來說更是如此。比如說雷達或者是相關的激光定位器等技術,這些應用是我在FD-SOI方面特別感興趣的。
這里說一下格芯在汽車領域的一些產品。我們把它稱之為AutoPro解決方案,這是我們的技術平臺,也是我們提供的服務。我們有開發了10年的歷史和經驗,專注于汽車領域,供應給這些新老客戶。我們和所有的一級、還有OEM廠商、供應商都有很好的合作。
我們的技術已經來到了成都,建設了新的工廠,在剛過去24小時里,我們舉行了一些會議,我們認為在這個領域可以實現很好的生態系統,可以更好地體現這樣的需求,幫助產業,幫助成都成為FD-SOI的技術中心,也成為中國非常關鍵的一項技術。
我們再看一下22FDX這個產品系列,這個產品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除了汽車,還有其他領域,比如出行、物聯網,還有毫米波等都有廣泛的應用。22FDX應用非常廣泛,有雷達,還有很多其他傳感器等等,其在汽車的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當中也有應用。我們可以很好地節約成本,能耗也很低。所以說這個技術是非常棒的。
據統計,大概有20億美元的應用都是用了FD-SOI技術,所以說我們在全球范圍內都可以看到它的吸引力。對汽車領域特別的一點,就是領先的汽車產品馬上就要進入ECQ100的標準,而且馬上就會要進行生產,所以說我想客戶用戶非常想用這樣的一個技術。
我們想和成都進一步合作,今年,我們已經和75個汽車合作伙伴進行合作,不僅是終端的IP,還有其他一些服務供應商,從設計IP到技術上的支持,我們有全方位的合作,這也是我們在不斷的去拓展的領域,想要在成都實現的目標。
總之,我們格芯對于汽車行業是非常感興趣的,對中國的市場更感興趣,尤其是成都市場,讓這一塊業務更加成功,讓成都也變得更具高新科技特色。
“芯原杯”FD-SOI設計大賽
據芯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戴偉民博士介紹,該公司做“芯原杯”設計大賽好幾年了,從電子科大開始,今年擴大了范圍,電子科大、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都納入到了比賽范圍。這個大賽不一樣之初在于,不是筆試的,早上8點到上9點,把人送進考場12小時,三人一組,專門針對FD-SOI來做設計,真刀實搶地進行,而且還是近期剛剛開始學的,以前沒有學過的內容,就看學生有多快能夠掌握新的技術,新的設計。
據悉,該項賽事先做培訓,然后是初賽,西部有西安賽和成都賽,然后匯總做決賽,決賽選出來以后,就進行口試答辯,最后才出一等獎、二等獎,有的除了獎品以外,有的還要上海去參觀,這幾年來同學對這個非常熱心。
據悉,“芯原杯”已經辦4屆了,體現了芯原和戴博士在FD-SOI領域的布局,以及高瞻遠矚的考慮,格芯還沒有入駐成都之前就在做這個事情,從原來電子科大一家高校參與,發展到現在西部地區的西電、川大、交大等主要高校都在參與這個事情。
在大賽之前 芯原公司專門派工程師做培訓,因為對于FD-SOI來講,全國高校是沒有開這個課程的,這正體現了芯原對FD-SOI這一個產業的關注。參賽的學生也從原來的幾十人到現在的幾百人,戴博士表示,后面可能要從西部地區再進一步的拓展,可能要到全國的范圍,這這樣做可以為FD-SOI的設計人才做一個很好的儲備,也是對格芯后續發展的一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