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一直都是城市經常被詬病的地方,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交通安全事故頻發,危險的駕駛行為,如酒駕、疲勞駕駛和路怒等,屢禁不止。在家人駕車出門的同時,家庭成員都要在心里隱隱擔憂,這是源于對當下交通安全的不信任。7月20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研究院副院長何文在青城山中國IC高峰論壇演講PPT中提到,全球每年有120萬人喪命在車禍中,而94%的車禍是由于人為原因造成的,這是全球大力發展智能駕駛,尤其是自動駕駛汽車的第一源動力。何文認為:“發展智能汽車對提升道路交通駕駛安全有重要意義,是減少城市交通事故的有效手段。”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研究院副院長何文
城市道路交通被人詬病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交通擁堵,我們更習慣稱之為堵車。據報道,在2010年的8月,京藏告訴發生了堪稱史上最長的堵車,堵車時間達到了20天,堵車距離達到了100公里。國家和產業大力發展智能駕駛另一個原因是緩解城市的擁堵,利用共享出行提升出行的效率。何力指出:“智能駕駛車輛可自動化導航并駕駛到指定區域,解決當前分時租賃中的用戶取車和換車麻煩。”
另外,在物流運輸與網約車行業中駕駛員成本占比高,無人駕駛車輛可以降低人力成本,降低使用費用,為運營商創造價值。何力舉例說,以美國為例,智能駕駛可直接為產業帶來262億美元產業鏈收益,并帶來一萬億美元的社會收益。
何力認為,除了一些基本社會需求的推動,當前全球大力發展智能駕駛汽車也是技術發展的慣性驅動。何力說:“當前,智能駕駛所需關鍵要素基本就緒,其中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高精定位等已經進入產業化階段。正是由于ADAS、V2X和5G等技術變革使得汽車向著電動化、共享化、智能化和網聯化四大方向發展。而誰能夠將這四種趨勢迅速整合,必然將成為未來汽車產業革命的成功者。“
但是,智能駕駛汽車當前也遇到了自己的麻煩,以自動駕駛技術為例,正在面臨實際交通的嚴峻考驗,特斯拉作為最早的自動駕駛布道者,根據不完全統計,已經發生了8次由于自動駕駛引發的相關事故,并造成了人員死亡。何力認為這和特斯拉過度宣傳有關,并且他表示:“法律法規缺失,交通設施、交通標志的設置及維護與自動駕駛需求有較大差距,交通要素不統一,基礎交通設施的缺失和公共信息共享安全危機都是當前自動駕駛汽車上路的‘攔路虎’。“
“發展智能汽車是深化供給側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成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對不斷滿足人民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何力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