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政府鼓勵政策的東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最近幾年里逐漸發展壯大,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也與日俱增。許多汽車廠商都想要抓住這個市場機遇,這當中就包括華晨寶馬。日前,華晨寶馬舉辦了一場媒體溝通會,介紹了公司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面的計劃和戰略。
柔性生產線
想要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產能首先得跟上。為此,華晨寶馬的沈陽生產基地被打造成了一個創新、綜合的生產中心,其靈活的生產線可以實現純電動、混動以及傳統燃油車的并線生產。只需在車身車間及總裝車間對設備稍作改造,便可將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順利融入現有生產流程。
這種生產方式優化了生產能力,有效避免了高成本投入,保障了就業機會,還讓華晨寶馬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做出迅速反應。
與此同時,在寶馬汽車制造經驗的基礎上,華晨寶馬還將使用創新的數字化技術實現“高質量的柔性生產”,來保證旗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品質。
為保證高質量柔性生產,寶馬集團在中國推行了一項名為“零缺陷戰略”的具體舉措。它由零缺陷工廠、零缺陷生產和中國市場零缺陷供應三部分組成,目的是是將生產、產品和供應鏈中的零缺陷更接近現實。
智能制造
華晨寶馬新大東工廠號稱是寶馬全球體系中,現代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工廠之一,具體到生產環節,這座工廠將智能科技與完整的生產工藝、尖端生產設備,應用大數據、數字模擬和物聯網等創新生產技術相結合,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把員工更多地從耗費體力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提升了他們的工作技能和效率。
舉個例子,新大東工廠沖壓車間的生產系統會使用計算機3D模擬技術建立數字模型,這不僅使生產線調試更加高效,而且有助于實現更精密的生產作業。基于大數據的記錄和分析,沖壓車間的高精度鋁制部件的生產能夠實時進行對比監測,從而確保多達33種鋁部件的高精度制造。
大數據應用也被貫徹在了整個生產過程。通過數碼識別系統,車上的每個零部件以及每臺機器的每次作業都可被追蹤和分析。這種“物聯網”架構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而先進設備搭配自動化的大數據監測和分析也讓生產線的品質管理更為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