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公布了今年二季度以及上半年的業績,從業績來看還是相當優秀的,營收取得了快速增長,不過在這份優秀的業績中凸顯出它過于依賴手機業務,寄予厚望的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和互聯網服務收入增速過低。
小米業績報喜
二季度小米集團的營收同比增長68.3%至452.35億元,經調整后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5.1%至21.17億元,這顯示出在上市之后,面對投資者的期待開始關注利潤。
在小米的各項業務當中,手機業務無疑是最為突出的。二季度小米的智能手機業務營收同比增長71.5%至305.01億元,其智能手機業務的營收增速高于市場平均水平,凸顯出小米手機業務所擁有的強大競爭力。
據IDC給出的今年二季度的數據顯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8%,小米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48.8%,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前五當中增長最快的,這更凸顯出了小米手機業務的優秀。小米手機業務的營收增速更遠高于出貨量的增速,顯示出其中高端手機取得了進展,在小米公布的業績中也顯示,其今年二季度的手機均價為952.3元,同比增長了10.2%,小米手機業務取得了量價同增的成績。
小米的另外兩項重要業務分別是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和互聯網服務。小米二季度的業績顯示,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營收同比增長18.9%至103.79億元;互聯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8.8%至39.58億元。這兩項業務的利潤率較高,應該是推動小米凈利潤取得較快增長的原因。
小米的憂
在整體業務方面,今年上半年小米的營收增速為75.4%,二季度的營收增速較上半年的增速低了7.1個百分點,意味著二季度的營收增速要低于一季度,這讓人擔心接下來的季度其營收增速會不會進一步下降。
二季度業績顯示,手機業務占小米營收的比例高達67.4%,而且手機業務的營收增速遠高于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和互聯網服務,說明小米對手機業務的依賴性在進一步增加,這顯然與小米上市時強調的要提升互聯網服務收入占比的目標背道而馳。
具體來說,小米手機業務在國內市場正面臨著華為、OPPO、vivo的壓制,今年二季度其在國內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0增長,而華為、OPPO、vivo均取得了增長,其中華為和vivo的增幅更超過兩倍,凸顯出它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不如另外三家企業;目前華為、OPPO、vivo均加強拓展海外市場,其中華為在海外市場也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在俄羅斯擊敗了小米,這讓人擔心小米在海外市場會不會重蹈國內被華為擊敗的覆轍,這也可能導致小米手機業務的增速下降。
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對小米相當重要,這有助于證明它不僅僅是一家手機企業,而是一家業務廣泛的企業,然而該項業務的增速遠低于手機業務,顯示出在競爭力方面不太理想。IoT與生活消費產品還為小米的未來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代表著它已在被視為發展空間巨大的物聯網行業打下基礎,然而其競爭力未如理想不免讓人擔心小米真能在未來的物聯網市場獨占鰲頭么?
互聯網服務較上述兩項業務對小米更為重要,這是小米一直將自己標為互聯網企業的關鍵,然而今年二季度的業績卻顯示該項業務的增速最低,其提升互聯網服務占整體收入比例的目標遭受挫折,要讓投資者認可它是一家互聯網企業顯然并不容易。
小米上市為它的發展提供了機會,然而上市就需要公布詳細的財務報告,將小米的一切暴露在陽光下,二季度的業績凸顯出小米首先是一家手機企業,其他業務的拓展相對乏力,讓人擔憂它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