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8日,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召開二期擴產項目現場推進會在武漢召開。據悉武漢新芯二期擴產項目規劃總投資17.8億美元,緊抓物聯網和5G運用的市場機遇,建設NOR FLASH(自主代碼型)閃存、微控制器和三維特種工藝三大業務平臺,相當于再造一個武漢新芯。
目前,武漢新芯一期擁有1.2萬片/月的NOR FLASH閃存和1.5萬片/月的背照式圖像傳感器(BSI)的生產能力。按照10億美元一萬片的投資規模,武漢新芯二期的投資大約可擴產2萬片產能。筆者預計刨去動力、氣體等方面的投資,大約可擴產3萬片產能。
根據規劃,武漢新芯的NOR FLASH閃存能力每個月擴充8000片,從月產能1.2萬片擴至月能2萬片,微控制器新增每個月擴充5000片,計劃用5年時間把武漢新芯建設成中國物聯網芯片領導型企業。
至于,三維特種工藝,筆者認為是指3D TSV封裝。因為武漢有新芯有背照式圖像傳感器(BSI)芯片的生產能力,本次擴充產能,將有望達3萬片規模。為了迎合背照式圖像傳感器的擴產,3D TSV封裝擴產也是勢在必行。
武漢新芯成立于2006年,由湖北省、武漢市、東湖區三級政府集體決策投資107億,建設中部地區第一條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2008年建成投產。2016年,在武漢新芯基礎上,紫光集團、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湖北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共同出資組建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武漢新芯整體并入長江存儲,成為長江存儲全資子公司。
經過十年艱苦運營,2016年,武漢新芯成功扭虧為盈;2017年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營業利潤0.7億元,首次實現全年主營業務盈利,并榮獲“2017年中國半導體制造十大企業”稱號。
武漢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周先旺在推進會現場指出:集成電路是“國之重器”,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事關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的命脈。推進武漢新芯二期擴產項目建設,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是武漢服務國家戰略和勇擔國家使命的重大機遇,對武漢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周先旺強調,武漢市正以國家存儲器基地等重大產業項目為龍頭,著力構建“芯-屏-端-網”的全產業鏈,大力發展世界級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他表示,武漢市將竭誠為武漢新芯做好服務,全力支持企業發展壯大。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突破重大核心技術,加快打造“國之重器”,推動“中國芯武漢造”早日成為現實。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裁丁文武在推進會的致辭中表示:“武漢新芯啟動二期擴產項目,是順應市場趨勢和進一步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未來,國家大基金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長江存儲和武漢新芯發展,希望武漢新芯團隊再接再厲,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把武漢新芯建設成為我國集成電路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紫光集團董事長、長江存儲董事長趙偉國、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任凱,紫光集團總裁張亞東、聯席總裁刁石京,紫光存儲董事長馬道杰,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長江存儲執行董事長高啟全,長江存儲首席執行官楊士寧,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副總裁、長江存儲監事會主席彭紅兵,長江存儲副董事長、武漢新芯董事長楊道虹,與武漢市相關部門,在漢部分高校,金融機構等參加會議。
目前,武漢光谷已經集聚了集成電路產業上下游企業120余家,培育了長江存儲、武漢新芯等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引進了新思科技、聯發科等一批國際一流集成電路企業。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完善,武漢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生態正在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