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以“創新科技 體驗未來”為主題的海信商用冷鏈4.0解決方案發布會暨戰略伙伴交流會在青島舉行。來自行業機構、科研院所的領導和專家、以及海信各區域的合作伙伴等近百名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共同就當下智能數據營銷、冷鏈商品及供應鏈服務、行業調查及典型案例等方面展開交流和探討。
一物一“芯”詮釋物聯網的含義
據悉,這是全行業最專業的交流展示平臺,也是"海信商用冷鏈,讓每一度更有溫度"的實力產品展示會。海信商用冷鏈攜全系列拳頭產品重磅亮相,記者走訪現場發現無人零售產品頻頻搶占眼球,引得消費者們競相體驗。
一位剛剛在現場下單海信自動售賣機的李先生告訴記者,"我看中海信這款產品,正是因為它的全開放模式。用戶可自由出入店內,并可自由選擇商品,商品帶有RFID及二維碼支付標簽,消費者在選擇商品并掃碼完成支付后即可出店。"
“海信冷鏈從箱體制造到智能控制系統,再到軟件后臺都全面展示了無人零售的技術實力、制造能力和系統集成能力。”青島海信商用冷鏈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吳黨生先生告訴記者,利用RFID技術,海信可以掌控商品從采購、存儲、包裝、裝卸、運輸、配送、銷售到服務的各環節信息,一物一“芯”充分詮釋物聯網的含義。
剛需線下生鮮消費帶來的可觀市場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鏈需求越來越高,人們開始從吃飽升級到了吃好,吃新鮮的地步。海信商用冷鏈不僅聚焦于技術和產品本身,更是深耕社群用戶需求,對冷鏈產品的儲存溫度進行了“差異化”的區分。
速凍食品、肉類、冰淇淋等實現冷凍 (-18℃~-22℃);水果、蔬菜、飲料、鮮奶制品、花草苗木、熟食制品、各類糕點、各種食品原料等實現冷藏(0℃~7℃);巧克力、糖果、藥品、化工產品等實現恒溫(18℃~22℃)。
消費升級趨勢下的市場需求增強,高頻次、剛需性質的線下生鮮消費帶來了相當可觀的市場。海信商用冷鏈產品長度可定制,可單臺或多臺組合拼接,更有遠程智能可控系統可對溫度實現實時把控,完美契合市場需求。
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上升,冷鏈食品需求也大大增加。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統計,2014年中國生鮮電子商務市場規模約為225億,尼爾森也預測,未來3年中國生鮮電子商務市場將呈現快速爆發式增長,2017年有望超過1000億規模,并在2018年站上1500億的高峰。
雖然中國商用冷鏈市場規模整體處于上升態勢,但2014年中國商用冷鏈供給規模增長率小幅下降,主要是由商用冷柜等相關產品供給規模下跌導致。把握住農產品冷鏈、食品冷鏈、冷鏈物流的市場需求增長迅速,海信家電集團拓展業務,細分了冰箱公司業務為家用與商用板塊,成立青島海信商用冷鏈股份有限公司。
生產和經營的主要產品有海信物聯網冷鏈資產管理云平臺Smart-Hicool、醫用冷鏈系統解決方案、低溫超低溫存儲設備、商用展示柜、商超陳列柜、自動售賣機等,產品廣泛服務于商業零售、科研機構、衛生場所、冷鏈物流等高端技術須域,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