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更高價格的iPhone XS Max,只是在此價格平臺上的全面延續。
iPhone將再次證明自己是有定價權的。地球上只有兩種手機,另一種是非iPhone的。下個打敗iPhone的對手,唯一的可能性是跳出當下的智能手機的品類規則。
iPhone為何能賣那么貴?以下是我發現的10個秘密:
秘密1
iOS是數字殖民時代的第一地產商
我在《誰將是地球上第一個“99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一文里寫過:
最大的公司(例如歷史上的東印度公司),往往要依托對新世界的開拓,這就離不開一個詞:殖民地。
本質而言,這一波一萬億美元市值公司的興起,恰恰是來自:
數字殖民地。
地球從物理空間看,很難有什么殖民地了。但是當人們的生存空間從物理世界轉向數字世界,新的殖民機會出現了。
以前的殖民者,是靠土地來劃分;數字世界的殖民者,則是以數字空間的不同價值維度來劃分。
硬件入口、搜索、電商、社交、云計算、游戲,超級企業們諸侯割據。
這些數字化超級企業的市值,一部分來自于對物理世界的降維打擊,一部分來自于開辟全新的數字化疆土。
本質上,蘋果的殖民戰略武器是iOS系統,喬布斯也一直認為蘋果是軟件公司。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蘋果提供了效率最高、體驗最好的數字飛船服務。
或者是,iOS是數字世界最好的“地產商”,提供了頂尖的數字生活小區,iPhone是進入這個小區的門禁卡。
又或者iOS其實是個購物中心。
作為iOS系統上的默認搜索引擎,谷歌去年向蘋果公司支付約30億元美金,而這可能是蘋果目前為止最輕松的一項盈利。
此為鋪租。
秘密2
有史以來最好的“腦機接口”設備
深刻影響了喬布斯的Alan Kay說過:
People who are really serious about software should make their own hardware.
在PC時代,該策略似乎不奏效。但為什么手機時代就可以了呢?
先說一個概念:腦機接口。
腦機接口(英語:brain-computer interface,簡稱BCI;有時也稱作direct neural interface或者brain-machine interface),是在人或動物腦(或者腦細胞的培養物)與外部設備間創建的直接連接通路。
在單向腦機接口的情況下,計算機或者接受腦傳來的命令,或者發送信號到腦(例如視頻重建),但不能同時發送和接收信號。而雙向腦機接口允許腦和外部設備間的雙向信息交換。
智能手機,是工業化以來,機器與人類最親密的一個。它甚至就是腦機接口的“前世”。
想象一下,你要給自己的大腦植入一個晶片,你愿意買性價比最高的?還是最好最貴的?
因為相當于數字“移植器官”,所以,iPhone在產品的外觀、手感、交互界面方面,都以“潤滑”、“人機合一”著稱,這些投入是值得的,智能手機是你每天摸得最多的“器官”。
谷歌的眼鏡,Facebook的VR,亞馬遜的智能音箱,都希望形成新的“腦機接口”,目前來看,仍難撼動智能手機的角色。
秘密3
iPhone早已是一個生產力工具
對中國人而言,其實是跳過了桌面計算時代,直接進入移動計算時代。這或是最大的彎道超車之一,也造就了阿里和騰訊等世界級企業。
例如我們不太用電子郵件,但微信很多時候就像電子郵件。
智能手機=手機+PC+相機+私人助理。
新iPhone采用了A12仿生芯片,是業界第一款7納米芯片,有69億個晶體管。全新的 8 核心的神經引擎(Neural Engine)也進化到每秒能進行 5 兆次的資訊處理。目前這一系統已經向開發者開放,使用這一引擎開發出來的程序速度最高可以提升9倍,而耗電量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越是賺錢能力強的人,越不介意在生產力工具上投入資金。
秘密4
生態系統的完美閉環體驗
光是可以在iPhone或iPad上“Control C復制”,然后在蘋果筆記本上“Control V黏貼”,這一點就值回票價了。
秘密5
單位時間使用成本更低
iPhone的終生價值=單位時間使用效應×使用時間。
這是當拖拉機用。
在解釋高價時,庫克說相當于喝咖啡。潛臺詞是:就單位時間產出效應而言,iPhone不算貴。
2017年7月,蘋果宣布已售出 10 億部 iPhone,后半年發售 1.2 億部,Tim Long 公布的數據意味著目前仍有 64% 的 iPhone 處于活躍狀態。
今年發布會開始,庫克首先宣布 iOS設備的總保有量。使用量、保有量,對一個生態系統而言,比每年新賣出去多少硬件更為重要。
iPhone的使用壽命遠超安卓設備。二手市場上,基本只有iPhone。就平均使用成本而言,iPhone不算貴,退役以后大多會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
國外的二手交易網站「Music Magpie」最近整理了20款主流手機開賣約 1 年的掉價幅度,從資料來看,iPhone X 仍占據最保值手機第一名,開賣一年仍保有68% 的價值。最保值手機排名出爐,榜單前四全iPhone,真是比2018年買a股還保值。
秘密6
峰值效用
iPhone是地球上可以買到的最好的手機。對有些用戶來說,看重的是iPhone的“峰值效用”。這是當跑車用。
也許該峰值優勢只有30%,但是人們愿意為其付出3倍或更高的價格。
秘密7
給你最大滿足感的萬元級奢侈品
用我在《每個價格區間,都有一個你渴望的商品,和一家偉大的企業》里的觀點:
每個價格區間,至少都會出現一樣牛逼的產品,和一家偉大的公司。該產品能夠帶給你該價格范圍內、你能夠獲得的最大滿足感。
5000-10000塊,是iPhone的天下。試想一下,這個價格區間可以帶給你更大滿足感的,還能有什么?iPhone X固然貴,但它一方面跳出了安卓手機價格區間的混戰,一方面仍然在iPhone的合理區間飛行著。
作為奢侈品來實現iPhone的溢價,體現在產品設計、店面布置、挖來奢侈品公司總經理等等。
從設計的角度,最牛逼的東西很少改來改去的,喬布斯和Ive很早就從徠卡相機這類產品中獲得靈感。偉大的產品有自己經典的風格,和沿襲的設計語言。
秘密8
轉移成本高
有以下轉移成本:
a、系統的成本;
b、習慣的成本;
c、由奢入儉難;
d、由簡入繁難。
秘密9
人生有限,激發你去探索更多
今年暑假我家的新項目是開房車去營地玩兒,體驗很贊。但其實一共出去了兩次共四晚,如果算各種保養費用和保險,遠不如臨時租一輛核算。
但關鍵在于,假如自己沒有房車,根本不知道何時去租一輛,也可能就這么一直拖下去了,直到孩子們都長大,時光一去不復返。
根據 Flickr 報告,今年上傳的照片中,用手機拍攝的占50% ,略高于2016年的48%以及2015年的39% ;而數碼單反機只有33% 。一體式的便攝數碼相機則成為手機崛起的輸家,份額由去年的21% 下跌至今年的12% 。
拍攝器材方面,蘋果iPhone仍然是占主導地位,前100名的設備中占據了54% ,而前10名中更占了9個席位;其中最流行的是iPhone 6、6S及5S ,而前10名中唯一一個非iPhone的設備是佳能Canon EOS 5D Mark III ,排在第9名。
我自己的體驗是,iPhone令我有更大的沖動去拍照。
秘密10
極簡生活方式的提供者
巴菲特稱贊蘋果公司時說,他們所有的產品可以放在一張桌子上。
蘋果從各個方面踐行著極簡原則。從產品線的精簡,到推出新產品的極度克制。
得益于極其精簡的機型,蘋果在芯片開發等方面,能夠更加聚焦,極大提升投入產出比。供應鏈亦如是。
盡管從第一代iPhone開始,操作系統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幾乎沒有給用戶帶來更多的認知負載。
極簡還體現在不折騰用戶,保護用戶的隱私,等等。張小龍不騷擾、不感動、不迎合用戶的“三不”原則,與蘋果不謀而合。
有時候,堅持“不創新”,其實比創新更難。
人們有時會將“打破平淡塵世”寄托于數碼玩物。可現實是,新奇之物往往不能長久。
而那些出怪招、或被逼出怪招的,可能屬于江南七怪那類比較初級的選手。
新產品的設計既要吸引新歡,也要討好舊愛。不能每次發布會都花枝招展,讓老用戶覺得自己是傻逼、被拋棄。
從企業的角度,假如總在不斷更新,會有很多麻煩。
對于劉海設計,里面有一堆牛逼功能,單是每天高頻使用的人臉識別開機,如行云流水,舒爽快捷。形式要服從于功能,當然要是沒功能叫嚷一下設計感也能理解。
然后
為什么蘋果在iPhone上沒有推出絕招?因為蘋果現在是一只巨蟒,而非響尾蛇,它的絞殺(大個頭獵物)策略雖然緩慢,但更穩妥有效。既然已是大奶,何必上躥下跳?
有護城河的人無需憋大招。但是真正的大招,例如芯片,則遙遙領先。
你看小米和華為們競爭,都是掐著對方的脖子出大招,你來我往,最后都沒錢賺。
我預測今年的iPhone會創紀錄地大賣,得益于其價格分布更廣的機群,以及換機潮。對大量從iPhone6至7s的換機客戶,蘋果要的不是給出“憑什么換機”的理由,而是避免阻礙“憑什么不換機”。
阻礙中國高端用戶換機的最大障礙就是屏幕和雙卡,阻礙大眾用戶的是價格。今年這些全解決了。我好奇的是,蘋果在推進這些產品改進上的規劃和耐心。
假如一家公司躍上潮頭,還會滑行很久。
蘋果拿到了一手好牌,蘋果的文化看起來也在庇護這家公司。發布會上庫克把機會讓給更多伙伴,大神Ivy干脆只露出聲音。
庫克既能做一名報時者,堅定地做正確的事情,又可以把事情做到極致。
剛剛升級的iOS12流暢順滑,系統處理及響應速度更快為早至 iPhone 5s 和 iPad Air 等所有支持的設備帶來了性能提升。用結果回應了“iPhone一升級系統就故意拖慢速度逼你換手機”的傳言。
其實,沒有企業可以靠這類心機做大。除非是非市場壟斷型的,那種也不能叫企業。
Apple Watch 4 一定要給父母買一塊。其內置了一個電子式心臟傳感器,用戶可以用它來拍攝心電圖。Apple稱它是第一款直接面向消費者提供的非處方心電圖產品。
將Watch設置為自動呼叫緊急服務并聯系親人,這對老年人來說非常有用。
Apple Watch證明了蘋果開創新品類、并將其做對做好的魔力。這個領域排名第二的甚至算不上真正的玩家。
除了進一步強化生態系統,Apple Watch還是蘋果在可穿戴設備、健康領域重要的戰略推進,既大膽又沉穩,堂堂正正,毫無廢招。
蘋果的無線耳機AirPods推出一周后,銷量就比其它品牌無線耳機全年銷量加起來還多。換而言之,此前的產品甚至算不上真正的產品。
蘋果在一個更大的價格區間里,拉開了打群架的架勢。
經常有人說,喬布斯去世后,蘋果就不行了。不知道這算是對他的贊美,還是羞辱。
就像孔明死后還靠三個錦囊讓蜀國多撐了29年(然而他并非好例子),或是200多年前,米國7個開國元勛的宣言與憲法開啟了地球上最強國家的興起,如果喬布斯真的偉大,他死去后也會讓蘋果繼續飛一會兒。
最后
就個人而言,盡管我買了蘋果全線的每一種產品,但也只是愛好中的一部分。
作為數碼產品試用員,我還喜歡Sony,Thinkpad(我恨聯想),Kindle,外星人,谷歌那些不爭氣的硬件,我也買華為和小米的設備,還有那個可駕駛的智能硬件特斯拉。
年輕時我更喜歡谷歌們的那種極客范兒,但蘋果或能給我們更多世俗世界的啟發。
我從蘋果那里學到的最重要的是,簡潔不僅是真理的形式,甚至就是真理本身。
為了追尋真理,我們需要強烈地塑造自我,這相當艱難,很多時候不得不做出犧牲。
我們需要堅定的信念,需要大量的工作,由此方能獲得力量、實現美。
從而讓自己更貴點兒。(作者:孤獨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