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從東北財經大學第四屆“星海論壇”上獲悉,在當日下午舉辦的主題為“自貿區擴大改革自主權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探索”分論壇上,大連瀚聞資訊有限公司與東北財經大學遼寧(大連)自貿區研究院共同編制的《中國進口路線圖2018》(以下簡稱《路線圖》)正式發布。同時,來自國內多家高校自貿區院長、科研機構自由貿易港研究學者和自貿區建設實務專家,圍繞新形勢下推進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進行思想交流和學術探討。
據報告聯合發布方介紹,為更好服務11月5日即將在上海召開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推進落實商務部《關于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意見的通知》要求,發布方共同編制了《路線圖》,旨在面向政府、社會和廣大外貿企業提供有價值的進口貿易資訊服務。《路線圖》研究團隊運用大數據技術調用8000多個種類、約1.2億條基礎貿易數據,針對日用消費品、重大技術裝備和關鍵零部件(原材料)、農產品三大類商品,遴選出國內緊缺、急需和必要進口的30類商品。從商品的主要進口來源地、進口額、國內進口目的地、全球貿易流向等方面進行多角度分析,通過計算金額、比重、增速和進口強度等基礎指標,試圖發掘新的優質進口來源地、更合理的進口規模和更便利的進口方式。
業內人士認為,該《路線圖》的發布,不僅有助于進一步優化我國進口結構、促進國內生產消費升級,擴大并提升民生關切的日用消費品的進口規模和質量,而且將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多雙邊經貿合作的紐帶機制、優化國際市場布局,最終實現進口國與出口國之間的戰略對接和合作共贏,對于推進大連自貿區和自貿港建設,形成我國面向全球的貿易服務網絡,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進新時代對外貿易戰略平衡和貿易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集成電路主要來自東南亞
數據顯示,中國進口的重大技術裝備和關鍵零部件以東南亞國家為主;日用消費品進口來源多元化;農產品代表作物大豆,進口國則集中在巴西和美國。
報告顯示,在中美貿易摩擦中備受關注的中國進口大豆,來源高度集中,自巴西、美國的進口額佔總額80%以上。在集成電路方面,中國內地自中國臺灣、韓國、馬來西亞和日本的進口額共1842.5億美元,佔總額80.8%。通信設備主要進口來源地明顯向東南亞轉移。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計算機及其部件主要進口自東南亞,自泰國進口額佔比最高達26.7%。半導體或平板顯示器生產設備自日本進口額佔比最高,達到35.8%,自中國臺灣進口增速最快,同比增長約1倍。
汽車零部件方面,主要進口自德國、日本和韓國等汽車製造強國。在日用消費品領域中,配方藥進口來源多元化現象明顯,自德國、法國、意大利進口規模最大,而化妝品的進口高度集中在韓國、法國、日本及美國。
《路線圖》還特別提及,中方繼續落實給予同中國建交最不發達國家97%稅目輸華商品零關稅待遇。去年從已建交的29個最不發達國家進口296.2億美元商品,免征至少287.3億美元關稅。從國家層面看,中國主要從非洲地區進口且集中度高;從商品層面看,中國進口的多為工業用原材料、資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