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下午,由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重慶國際手機展深圳新聞發布會”在深圳東方銀座雅高美爵酒店隆重召開。重慶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計算機和通信產業處處長匡建、手機報在線總經理吳凌云以及眾多行業媒體參與了這次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現場
本次發布會旨在打造一個全球手機領域優秀產品集中展示的平臺,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深度交流合作,推動手機產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手機制造和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通過發揮行業媒體和協會的力量,進一步提升行業上下游企業的展會參與度以及行業各界人士的關注,探索發掘更多下游創新應用,以及展示的最新成果,從而使得將于2018年11月15-17日,在重慶(南坪)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召開的“第二屆重慶國際手機展”能夠更準確地反映手機產業鏈的發展趨勢和熱點,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重慶堅定不移的落實智能硬件、智能制造的發展戰略
當今世界,已迎來大數據智能化時代。隨著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快速推進,發揮中國西部的獨特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超半數的世界500強企業在重慶扎根發展,已形成以電子信息等智能體系為核心的完整生態產業鏈,在此環境驅使下,重慶正在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行動計劃,全力構建智能產業、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
重慶近年來手機產業發展迅速,引進了許多手機產業鏈企業,截至目前為止,手機品牌廠商前20家企業,重慶就占據7家,排名前20的手機代工廠商,重慶也占據了6家,還有一些上游的,例如高通、ARM、小米生態鏈等都在重慶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集群。由于東部及沿海城市成本的上漲,使得整個手機產業往西部產業轉移。從2016年開始,手機產業鏈發展巨大,每年重慶在手機供應鏈領域的企業以每年100多家企業的數量穩步增長。
吳凌云向OFweek電子工程網小編介紹:“在重慶舉辦國際手機展是順應我國手機產業發展需要、順應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順應手機行業發展需求,展示我國手機制造成果,推動內陸手機產業集聚高地的建設,探討手機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助力我國手機產業加速發展的表現。”
對此,匡建處長向OFweek小編講訴:“在未來,智能終端產業將是重慶堅定不移的發展方向。重慶儼然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筆電制造基地和全球重要的手機生產基地,智能終端產業鏈正逐步形成。下一步,重慶將重點構建完善的智能終端產業集群,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智能硬件生產企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努力構建多品種、規模化、全產業鏈的產業發展格局。”
匡建處長還表示,從整個產業鏈生態鏈的角度來看,未來的重慶規劃是除手機產業鏈外,智能家居、智能音箱、機器人等AI產業大數據智能化與生態發展相結合。
回顧昔日風采,展望明日曙光
回顧2017年12月份,為期三天的首屆“重慶·國際手機展”和“2017國際手機產業領袖峰會”。各品牌廠商在1.5萬平米的展館內盡情演繹綻放,順應手機行業發展和國內外手機企業的需求,得到了眾多參展商和觀眾的充分肯定,在全國乃至全球的手機行業中打響了知名度。
鑒于2017年手機展取得了圓滿成功,為進一步擴大展會影響力,將于2018年11月15日至11月17日舉辦的第二屆“重慶·國際手機展”較第一屆展會而言,展覽規模更大,是去年的兩倍,吸引了近250家參展企業(包括VIVO、OPPO、傳音、百立豐、龍旗、與德、丘鈦、曠世、中光電、帝晶、大族激光等多個全球行業龍頭企業)。展會將打造從系統到元件、從設計到制造,覆蓋手機終端、核心零部件、方案設計、供應鏈服務等手機產業鏈各環節的一站式創新交流平臺,充分展示手機產業的發展趨勢與無窮魅力。
其次本屆展會還將產品展示與產品體驗相結合,在去年三大展區的基礎上新增了智慧生活創新與體驗展區。為進一步貫徹“引進來,走出去”的理念,本屆展會還吸引了沃達豐、德國歷德、法國電信、南非電信等來自歐洲、非洲、印度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優秀運營商、知名企業代表前來參觀和采購產品,向全世界展示我國手機產業的發展成就,推動國產手機產品進一步走向世界。
2018第二屆重慶國際手機展深圳新聞發布會在熱烈討論的氣氛中落下帷幕,列席協會專家及企業領導勉勵業內人士,通過第一屆的成功舉辦,多家與會企業表示,將把重慶國際手機展作為企業品牌、供應鏈和手機等產品的重要展示平臺。希望今年的展會能夠再接再厲,進一步促進國際手機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
據悉,“第二屆重慶國際手機展” 將繼續擴大國際性的戰略合作,設置手機品牌館、手機供應鏈館以及體驗展銷區三大會場,同期舉辦“2018第二屆國際手機產業領袖峰會”、“2018國際手機產業年度盛典”、“2018智慧生活消費節”等多個主題活動,并邀請央視、新華網、天極網等近千家媒體機構對本屆展會進行滾動式宣傳報道,全方位、多角度呈現展會的盛況,屆時期待國內外手機行業人士、企業及各界同仁的積極關注和蒞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