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君正宣布將收購ISSI(芯成半導體)的消息一經公布,差點令老孫驚掉下巴。明明較早前思源電氣已經表達要迎娶ISSI了啊,難道這男方由思源電氣變成了北京君正?
仔細看了北京君正發布的消息細節才曉得,原來ISSI被掰成了兩半,分別賣給了思源電氣和北京君正。
先來看看這兩家公司的公告吧。
思源電氣9月5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持有66%出資額的上海集岑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與上海武岳峰等簽署投資框架協議,擬收購上海承裕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上海承裕”)全部有限合伙份額,上海承裕合計持有北京矽成41.65%的股份,總出資不超過31.25億元人民幣。
真實情況是,思源電氣直接出資8億元人民幣與上海雙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上海集岑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由上海集岑企業管理中心出面收購ISSI公司41.65%的股份。
北京君正11月9日晚間披露重組預案,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或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屹唐投資99.9993%財產份額、華創芯原100%股權、民和志威99.9%財產份額、Worldwide Memory100%股權、Asia Memory100%股權和廈門芯華100%財產份額,合計交易價格暫定為26.42億元,而這一價格卻可以獲得 ISSI公司53.59%的股權。
這樣看來,實際上北京君正和思源電氣是在共同出資來接盤ISSI,從而解決掉武岳峰資本的難言之隱。
眾所周知,2015年12月7日這一天,以武岳峰資本為首的中國財團以約50億元人民幣的代價順利完成了針對ISSI的收購。
資本要賺錢必須要有退出這一過程,而當武岳峰為首的財團意欲把ISSI嫁給兆易創新時,卻遇到了意外沒能成行。
在中國加強資本管制和證券市場規范的大背景下,傳統套路已經很難通過證監會的審核了,依靠增發在資本市場上圈錢完成收購幾無可能,于是武岳峰開始了新的謀劃,似乎在布一個很大的局,復雜的局。
武岳峰把目光放在了思源電氣這家跟半導體領域毫無關系的上市公司身上,早在2017年8月兆易創新宣布終止收購ISSI公司之前,武岳峰資本就已經悄悄地在二級市場不斷買入思源電氣投票,截至7月31日,已經成為超過5%的股東。
目前,武岳峰目前通過上海承芯持有思源電氣9.08%,之前公告表示不排除進一步增持可能性。
或許,思源電氣掌門人也是清華大學畢業生?
至于北京君正,其實控人清華大學的背景,就不難理解要出手購買ISSI公司另外一半資產了。
非常有意思的是,思源電氣和北京君正在各自的公告里卻只字未題對方,假裝不認識也不想認識,搞不懂這么重要的信息為何不在雙方和公告中。
而且,思源電氣對于 ISSI的評估是75億元人民幣,北京君正的評估是65億元人民幣,真搞不懂中間可是差了10億人民幣啊。
接下來,看來上海集岑企業管理中心(思源電氣)一定會重新評估ISSI的價格了。
其實吃瓜群眾早已經看明白了,這樣操作一定出自武岳峰資之手,一方面可以避開證監會“蛇吞象”式重組的嚴打,另一方面又可以同時為兩家上市公司注入概念,這樣就為資本的騰挪打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只不過,終究逃不過證監會這一關。